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75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目前路基工作区计算存在的局限性,提出路基工作区深度计算方法,确定各等级公路典型路面结构下的路基工作区深度,并分析路面结构层对荷载的扩散效应,为基于路基路面协调受力的整体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
通过不同试样的扩散试验,研究了3层Cu-Pb合金轴瓦的Pb基涂层中所含Sn和In的扩散性能,准确地分析了Sn和In的扩散过程,并分析了因扩散而引起的涂层含量变化和耐腐蚀性变化以及由于扩散作用形成的反应层厚度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和机械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3.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钠溶液中长期浸泡腐蚀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采用TG—DSC(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方法研究了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的微观机理。研究表明:混凝土表面硫酸根离子浓度随腐蚀龄期增加而增大,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随腐蚀龄期增加而减小。以Fick定律为基础,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了硫酸钠溶液浸泡条件下的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浓度预测模型,提出了混凝土表面硫酸根离子浓度和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4.
文章从氮化、软氮化、渗碳、碳氮共渗、高频淬火、扩散渗镀、PVD、CVD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当今在这类表面热处理方面的研究动向及取得的新成果,较为详细地评价了上述热处理技术研究中采用的最新试验方法及其实际应用效果,也展现了表面热处理研究的生机活力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5.
屠柳青  李遵云  秦明强 《公路》2011,(5):167-170
综合研究了单掺粉煤灰、矿粉及硅灰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氯离子结合能力及临界氯离子浓度的影响,探讨了海工混凝土长寿命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人矿物掺合料后,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增强了氯离子结合能力,临界氯离子浓度虽略有降低,但钢筋发生锈蚀的时间明显延长,提高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6.
以行人早开时相为切入点,尝试让部分行人流能够安全地通过路口之人车冲突区域,以兼顾安全与效率。为了充分了解人车特性,针对行人步行速率,行人起动延滞与车辆右转与行人冲突之特性进行研究调查。另外为了了解在实施行人早开时相之过程中,不同早开长度影响冲突行人敷多寡,故以行人在行人穿越道之扩散模式为基础,推估绿灯时间行人穿越道冲突区冲突行人数之预测模式,以充分掌握行人可能受车辆冲突之状况。在个案研究中,以成本之概念将延滞与冲突统一单位进行比较,发现行人早开时相在行人流每小时1000人以下之情境下,较行人专用时相之成本低。而在车流量接近道路容量的情形下,不适合使用长度较长之行人早开时相或行人专用时相,建议采用较短(4s)之行人早开时相。右转转向比小於0.1时,行人早开时相运作成本较低。当右转比大於0.1时,由於右转车辆将严重与行人流冲突,使得人车冲突成本增高,行人专用时相因无人车冲突成本,故适用於此情境。而在多车道环境下需采用行人早开控制,且右转比小於0.4时,建议可以采用独立之右转专用车道与右转专用号志时相,以减少直行车无谓之延滞。  相似文献   
97.
氯离子侵入引发钢筋腐蚀,降低了盐渍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使用寿命.综合考虑混凝土孔隙溶液中氯离子的扩散、电迁移以及毛细吸附等运移方式,建立盐渍土环境下氯离子侵入混凝土模型,预测结构物寿命.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扩散电场、毛细作用对氯离子运移过程的影响.分析表明,多种离子运移产生的电场加速了氯离子的运移过程,且毛细作用在早...  相似文献   
98.
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结构形式复杂且位于城市人员密集区,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CO、NO<i>x等)不仅将对隧道内驾驶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还会给隧道洞口附近民众的居住环境及健康带来影响。为此,以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规律为重点研究对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并联风路理论,并结合上海和长沙4条隧道现场实测以及1∶8缩尺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开展了关于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交通风以及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扩散特性的研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交通风条件下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特性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交通风速Vr、对流传质系数hm和扩散特征系数K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交通风以及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评估值IA分别为0.992和0.916。当已知隧道结构特征和交通特征时,利用该计算模型即可预测评估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内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各断面的平均交通风速、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平均浓度;同时可定量评价各分(合)流匝道对主隧道CO浓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科学选址及其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为扩展研究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行为的方法,量化表征界面再生融合速率、融合程度等参数,通过构建新-旧双层沥青试样模型,分别基于动态剪切试验(DSR)测试试样界面的再生流变特征,基于分子动力学系统(MS)模拟试样界面的再生机制和过程,同时验证不同试验条件下试样界面再生流变特征测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新添沥青标号的增加,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程度显著增大,再生融合速率明显提高;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程度逐渐增大,但再生融合速率呈指数递减;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高标号新添沥青的界面再生融合程度和界面再生融合速率均呈线性增大,而低标号新添沥青呈抛物线形增大;分子动力学系统模拟计算结果与动态剪切流变特征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关联性,表明选取的分子结构模型和计算参数合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技术模拟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行为的方法和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
公路暴雨径流的水质及其污染负荷的初期冲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广州地区三种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公路暴雨径流的水质,并分析了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初期冲刷特征。发现广州地区公路径流中主要的污染物为石油类、CODCr、悬浮固体以及重金属,径流水的可生化性差;其中石油类、CODCr、悬浮固体和Pb含量严重超过我国地表水类水质标准。市内公路径流中的主要污染物含量与我国大陆其他城市在同一范围,但严重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区域的公路暴雨径流质量低于非城市区域的公路径流质量,公路周围的环境对公路暴雨径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公路暴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负荷排放的初期冲刷明显,拦截并处理径流初期20%~30%流量可去除整个事件中所排放的50%~60%的CODCr、悬浮固体和重金属,30%~40%的石油类和BOD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