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8篇
  免费   478篇
公路运输   3535篇
综合类   2382篇
水路运输   1525篇
铁路运输   111篇
综合运输   25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Several studies hav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laboratory and fiel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o estimate tyre/road noise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laboratory–field noise correlations of pavement types in the form of nomographs is essential to cognize the pavements’ acoustical properties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A toolkit that readily provides field tyre/road noise intensity of different pavement materials is needed. Thu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nomographs with relationships for tyre/road noise versus pavement materials’ viscoelastic–vibroacoustical properties. Isothermal and isochronal nomographs of phase angle–tyre/road noise as toolkits were developed based upon well-established phase angle and noise intensities typical of mixtures, making the nomograph correlations very authentic, realistic, and novel along with benefit to predict tyre/road noise at any desired temperature and traffic speed (or frequency) combination. This study is envisaged to benefit in the discernment of road materials’ damping capabilities from vibroacoustical and field noise–viscoelastic relation aspects.  相似文献   
92.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随着与船舶自主航行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提高,无人船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海上安保、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为推动无人船在海事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破解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手段不足的瓶颈问题,文中在分析港口水域海事监管特点和无人船系统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无人船在港口水域海事监管应用面临的性能指标确定、船型平台选择、载荷设备搭配、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种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无人船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4.
基于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案选择的特性,使用群决策理论的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决策组成员意见的集合,得到了各成员动态权重,减少主观误差,提高决策方案结果的客观可靠性。通过案例,将措施费用、行车特征、技术因素、施工因素等作为目标层,对4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措施。案例结果证明群决策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为选择合理的养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了合理科学组织医院周边及内部交通,避免重现目前深圳大型医院周边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停车困难、进院车辆排队、的士乘坐不便等交通问题,以深圳市为例,分析现状大型医院周边存在的道路交通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完善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医院布局、建立科学有效的交通组织体系等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96.
焦超 《港口科技》2014,(4):7-10
为了提高对港口设备的监控水平,秦皇岛港口对SOLAS模拟监控系统实施了数字化改造。介绍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设备背景和改造思路,以及改造所需的设备和改造方法。采用模拟与数字化相混合的数字监控系统,高效、安全,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7.
路桥桩基混凝土施工中,为了保障灌注桩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准备工作及施工工艺的重视。通过对混凝土及其施工质量要求进行分析,探讨了混凝土在路桥桩基施工中的配合比、泵送等,并阐述了路桥桩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8.
结合南方地区填石路堤施工,通过填石路堤试验段研究,介绍了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并通过沉降差检测分析,说明了沉降差作为填石路堤质量控制指标的可行性,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文章通过对现在高职教育改革状况的的分析,论证了道路桥梁技术专业改革的迫切性,主要介绍了递进式项目化教学在公路工程造价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
Knowledge of the current tyre–road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essential for future autonomous vehicles.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 tyre–road friction in particular, determine both the braking distance and the maximum cornering velocity and thus set the boundaries for the vehicle. Tyre–road friction is difficult to estimate during normal driving due to low levels of tyre force excitation.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using active tyre force excitation. A torque is added to one or several wheels in the purpose of estimating the tyre–road friction coefficient. Active tyre force excitation 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to design the tyre force excitation freel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e tyre force should be applied to minimise the error of the tyre–road friction estimate.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excitation strategies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both tyre model choice and noise level. Furthermore, the advantage with using tyre models with more parameters decreased when noise was added to the force and slip ra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