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4篇
  免费   164篇
公路运输   979篇
综合类   570篇
水路运输   1435篇
铁路运输   1275篇
综合运输   5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章介绍了一种适用于28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的动力转向架,其二系悬挂装置采用空气弹簧,详细阐述了其结构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分析了转向架的构架、驱动制动单元、轮对轴箱、悬挂装置和牵引装置等主要部件。对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转向架的设计及动力学性能符合欧洲相关标准及TSI指令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国内地铁 35 kV 供电系统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采用线路差动保护起动方式,在上级母线故障时存在备自投拒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通信保护技术的 35 kV 备自投方案。该方案借助国内地铁已有应用的数字通信保护技术,通过上、下级备自投的息通信和逻辑判断,实现备自投有选择性地快速动作。根据对信息利用方式的不同,提出闭锁式备自投和允许式备自投,分析两种方式的动作原理和逻辑组成,并从速动性、可靠性、方案的实现等方面分析其特点,传统变电站更适合采用允许式备自投,智能变电站采用两种方式均可,但宜优先采用允许式备自投。  相似文献   
993.
智能化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信息高度共享、智能化程度更高的AT牵引供电系统才能保证高速铁路安全、可靠、舒适的运营。智能牵引供电系统在信号采集和传输方式上的变革,使得变电所内控制、保护以及电流、电压信号均以数字信号方式在网络中传递,传统的测试手段都不再适用。以智能牵引变电所模型为基础,致力于解决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现场试验评估困难的问题。通过分析现有智能牵引供电系统检测标准和方法,结合智能牵引变电所评估基本原理和传统测试经验,提出供电系统运行参数测试和短路试验的方法,对符合IEC61850协议的多种类型网络报文进行试验数据解析和重构,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现场试验评估方法,对智能牵引供电系统验收试验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电气化铁路集装箱站装卸线采用不悬挂接触网运输方式,结合目前集装箱站设置方案,研究集装箱装卸线两端接触网行车可能的安装方式,对牵引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悬挂及下锚安装进行分析,为实现列车牵引供电—接触网在集装箱站装卸线范围内不悬挂接触网行车,设计出两种有针对性的接触网终锚结构方式,满足了列车进出集装箱站装卸线的牵引供电需要。  相似文献   
995.
以青连铁路四电工程为试点,对铁路四电BIM技术进行应用。开展基于达索平台的铁路四电过程BIM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青连铁路四电工程BIM技术的应用与实施,具体分析BIM技术在铁路建设协同设计、施工过程以及项目管理中的方法与应用。探索出一种适用于铁路四电工程BIM应用的技术路线,从协同设计到施工管理,基于BIM模型完成铁路四电工程拓展应用,提供了系统的BIM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996.
市域轨道交通的车站间距、设计速度目标值等介于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其供电制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所建线路的技术和建设标准。不同的供电制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及故障处理方式,这对市域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水平和可靠性会产生影响。结合不同牵引供电制式的技术特点,对市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并从弓网关系、供电故障影响、设备可靠性等方面开展探讨,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的优化方案。交流牵引供电与刚性接触网的组合,应成为市域轨道交通隧道区段牵引供电制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供电系统主变电站、牵引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的负载特征及典型变电站的负载随季节性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验证了典型变电站的日负载曲线的季节变化特征与该线路供电系统的月度用电量数据的关联性。分析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负载预测及新线设计过程中的负载模型的仿真提供数据参考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8.
乘客出行模式研究是深入认识城市交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交通规划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上海轨道交通刷卡数据分析网络客流特征,以轨道交通出行全过程出行链视角对进出站客流量、站间客流量、乘距等出行要素的空间模式开展研究,发现上海轨道交通进站和出站客流量分布均呈现对数正态分布特征,乘客乘距服从负二项分布特征。研究同时发现,相比于幂律分布,上海站间客流量分布更加适合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此外,工作日客流和周末客流在空间分布总体形态上较为接近,工作日客流分布更为集聚,周末客流分布则更为离散。  相似文献   
999.
大分区环网接线的中压供电网络在建设投资和运营能耗两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在地铁供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青岛地铁11号线工程实践分析指出,大分区环网接线对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及速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继电保护方案依靠时间级差配合满足选择性要求,会造成保护动作延时过长、与城网变电站保护匹配性差、设备热稳定性要求高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大分区环网接线的要求。因此,推荐在大分区环网接线的中压供电网络中采用基于GOOSE通信的智能保护配置方案。智能保护方案通过组建专用的GOOSE网络实现本站及相邻车站各智能保护装置之间的数据快速交换,并根据交换的数据信息对过电流保护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实际的故障发生位置,从而使最靠近故障点的保护装置快速动作。智能保护方案可从根本上解决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问题,能够更好地匹配中压供电网络大分区环网接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客货混跑山区铁路具有线路崎岖蜿蜒、长大坡度多、沿线电网容量小等特点,且存在交直交机车和交直机车混跑情况,会造成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低及谐波含量超标等电能质量问题,对线路正常运行形成挑战。以某山区客货混跑电气化铁路为例,开展供用电品质综合测试,基于相关标准,对电压偏差、功率因数、三相电压不平衡、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为山区牵引变电所的设计、建设与安全运营提供参考。针对功率因数和谐波问题,提出一种电气化铁路用电品质补偿装置进行治理,以保障山区铁路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