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24篇 |
免费 | 26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247篇 |
综合类 | 910篇 |
水路运输 | 716篇 |
铁路运输 | 766篇 |
综合运输 | 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1篇 |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141篇 |
2020年 | 145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246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352篇 |
2011年 | 284篇 |
2010年 | 215篇 |
2009年 | 191篇 |
2008年 | 200篇 |
2007年 | 257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鹦鹉洲长江大桥设计为三塔四跨钢-混结合加劲梁悬索桥,跨度布置为(200+2×850+200)m,两主跨主缆跨度均为850m,主缆矢跨比为1/9,边跨主缆跨度均为225m。三塔不等高,中塔为钢-混混合结构,高152m;边塔为混凝土结构,高126.2m。桥塔横向均为框架结构,塔柱之间均设置上下2道横梁。中塔混凝土下塔柱纵向采用台阶式的I形结构,钢上塔柱纵向采用人字形结构;边塔纵向采用I形塔结构。桥塔塔柱根据位置的不同分别采用单箱单室和单箱三室截面;横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桥塔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工艺。分别对桥塔进行稳定及纵、横向静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12.
913.
914.
介绍了梁格法的理论以及纵梁和虚拟横梁截面刚度的计算,建立了空间斜交横梁的刚度矩阵方程.利用梁格法求解恒载和移动荷载作用下不同斜交角度下横梁的内力,并与正交桥横梁内力进行对比,分析了斜交角对横梁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斜交桥边横梁,斜交角度对其弯矩值和剪力值的影响比较显著,且横梁左右两侧内力值存在较大差异,在设计中可以... 相似文献
915.
以某大跨径变截面连续梁为例,计算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效应,分析相邻节段约束对合龙段顶板受力的影响,提出改善合龙段横向预应力施加效果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16.
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桥裂缝成因分析及对加固方案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中出现剪力引起的斜裂缝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设计方面寻找斜裂缝出现的原因,对现有的预应力加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从工程实例出发,利用虚拟层合有限单元法对桥梁加固前、后的空间计算做了分析,得出桥梁加固前、后两阶段的受力情况。经分析发现:竖向预应力的不足以及预应力筋的布置不妥所造成的过大局部应力是导致产生斜裂缝的主要原因。同时发现:现有的预应力加固方案中加固设计没有有效弥补原有方案的缺陷。经计算斜裂缝处的应力在加固后仍为拉应力,在设计荷载下裂缝将继续开展,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17.
918.
919.
920.
通过对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参数的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研究不同的集料类型、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以及压实度因素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是影响最大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集料特性对混合料的内摩阻角影响显著;在最佳沥青用量附近,混合料的最大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最大抗剪强度随着压实度增大、空隙率减小而增大,可以通过增加压实度使沥青路面抗剪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