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3篇
  免费   955篇
公路运输   3044篇
综合类   3953篇
水路运输   2858篇
铁路运输   1240篇
综合运输   75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787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950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648篇
  2007年   847篇
  2006年   700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ADAMS软件,建立整车模型。对整车进行操纵稳定性分析,包括稳态回转、角跃阶输入、低速与高速转向回正以及单移线试验。从而实现了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仿真分析整车的操纵稳定性,也验证了模型建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2.
GM模型在预测中对历史数据作不同取舍时,其预测值并不相同,即这种预测结果将是一个预测值的区间,这就给预测人员的取舍带来一定困难。利用GM模型少数据建模和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逼近的优点把两种模型结合起来,用对历史数据作不同取舍的GM模型的预测值和纯神经网络的预测值作为组合神经网络的输入,由人工神经网络确定这些不同GM模型和纯BP网络的组合,实例验证得出更为准确的预测值,从而证明这一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为使公路工程异形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造尺寸检验评价适应工业化建造要求,应用三维模型重构技术检验评价了异形混凝土预制构件尺寸,提出了高精度、自动化异形混凝土预制构件尺寸检验评价方法,包括三维模型重构、点云数据处理和检验评价体系3个环节;总结了基于三维摄影的点云模型重构技术的原理和关键环节,研究了基于坐标转换和包围盒的无关点云自动剔除算法,并通过2个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效果;研究了点云整体配准和3类局部配准方法,针对不同形状的构件和不同位置的细部构造,结合工程需求进行对照;考虑工程需求并与配准方法对应,提出了基于彩色误差云图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构件尺寸检验评价的3种判异原则,包括误差均值和标准差判异原则、误差极值判异原则、综合判异原则;综合分析彩色误差云图和误差分布,利用判异原则对箱型涵洞侧墙和管型涵洞侧墙实例的尺寸进行了检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种判异原则分别适合对预制构件进行整体宏观、局部单项和先整体后局部的检验评价;采用三维模型重构技术建立的异形混凝土预制构件点云模型,与实际构件相比其长度和宽度的误差均值约为1.5 mm,三维模型重构技术可以替代人工测量;能够自动化剔除无关点云,并执行更为严格且符合工程需求的构件尺寸检验评价。  相似文献   
24.
首先简单介绍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抗扭强度计算的简化力学模型,并指出了板-桁模型提出的必要性,最后对板-桁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5.
曹伟  戴维 《交通标准化》2012,(18):99-101
项目管理集成化对提高项目管理公司或项目承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关键领域。政府应引导国内大型工程公司向PMC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提高国内工程公司项目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带动我国工程建设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6.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当前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27.
某出口米轨动车组(Tc车)车体设计及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使用大型通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ANSYS和有限元方法,对某出口米轨动车组(Tc车)进行了分析计算的过程,并通过实际物理样机试验数据与计算数据的比对,分析车身强度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
通过6个案例分析,从不同调试故障的处理方法,归纳出3类常见调试问题,进而提出分3步进行的送电调试,为快速、高效地完成通风小系统风机送电调试任务提供了一条可行的便利途径。  相似文献   
29.
Two typical criteria for good vehicle suspension performance are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good road handling and increased passenger comfort. The main disturbance affecting these two criteria is terrain irregularities.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s reduce these undesirable effects by isolating car body motion from vibrations at the wheels. This paper describes fuzzy and adaptive fuzzy control (AFC) schemes for the automobil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ASS). The design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smooth vertical mo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road holding and riding comfort over a wide range of road profiles. The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s is demonstrated via simul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mal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 it is shown that superior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y the AFC.  相似文献   
3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erailment of a railway wheelset with solid axl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quasi-steady-state conditions, on a full-scale roller rig, and allowed to point ou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like the wheelset's angle of attack and the ratio between the vertical loads acting on the flanging and non-flanging wheels. On the basis of the test results, some existing derailment criteria are analysed in this paper and two new criteria are proposed. A model of wheel–rail contact is proposed for the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the flange climb process, and numerical vs.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are used to obtain model vali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