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5篇
  免费   887篇
公路运输   5247篇
综合类   4646篇
水路运输   3663篇
铁路运输   2854篇
综合运输   922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1346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593篇
  2011年   1609篇
  2010年   1167篇
  2009年   1045篇
  2008年   1050篇
  2007年   1360篇
  2006年   1148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刘晓静  刘建平 《中国水运》2007,5(1):110-111
依据电信计费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详细描述了电信计费模型的设计方法和各个模块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42.
汽车使用的燃料、润滑剂、特种液和橡胶轮胎等统称为汽车运行材料。分析汽车运行材料在现代电控汽油轿车上的使用情况,给出相应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可为维修人员和驾驶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以重庆嘉陵江滨江路朝天门高架立交桥B、C线交汇处为例,对立交桥3个连续桥跨和1个简支桥跨的桥面、墩间跨空心板、伸缩缝及简支跨支座等的病害进行全面普查,分析桥梁病害产生的原因,为桥梁的加固和整治工作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44.
高强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高强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对非线性分析中裂缝的模拟、钢筋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及其非线性问题求解方法的改进进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强混凝土的本构曲线,并将混合法用于非线性问题,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支持协同设计的船舶设计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船舶设计过程模型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船舶并行和协同设计系统的基础.本文根据船舶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将船舶设计过程按照项目、设计任务和设计活动三个层次进行分解的方法,并给出了船舶设计过程模型形式化定义.该模型明确了设计任务间的并行、顺序和协同关系,可以直接按设计任务构成活动网络图进行规划、分析、管理等工作,使设计过程具有良好的可变更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46.
针对用于磁悬浮列车的直线感应电动机实验台,介绍了一套对直线感应电动机实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对实验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显示、控制、存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船舶常用尾管密封装置构造了“失效树”,应用FAT方法对影响密封失效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着重讨论了轴系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检测与数字滤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时、准确地检测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基波比较困难的问题,从检测逆变器的直流支撑电压入手,提出了一种根据控制器的输出脉冲序列,利用DSP进行实时计算逆变器输出电压基波瞬时输出值的新方案,试验结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9.
在铁路运输中,安全行车是第一位的。一旦出现行事事故,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往往十分棘手。采用黑匣子技术能够准确地记录列车运行中的各种信息,但巨大的语音存储量需求是黑匣子技术的一个难关。若采用传统的语音压缩技术,则理论和实现都很复杂,并且成本太高。采用神经网络不仅简单易行,还有提高信噪比的功能。  相似文献   
50.
内燃机连杆设计计算的若干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多种连杆大量计算的基础上,总结了连杆设计的经验,指出连杆大端对称于中心线的两侧刚度分布均匀,是保证其应力分布均匀的前提,是连杆合理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文中提出,为了保证精度,连杆计算应采用多体接触模型,并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因素做了分析。讨论了螺栓位置和预紧力应如何选取以及齿形制造误差对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