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22篇
  免费   1456篇
公路运输   8141篇
综合类   8029篇
水路运输   5599篇
铁路运输   6165篇
综合运输   1344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932篇
  2020年   909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595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2040篇
  2013年   1532篇
  2012年   2478篇
  2011年   2425篇
  2010年   1981篇
  2009年   1857篇
  2008年   1902篇
  2007年   2457篇
  2006年   2254篇
  2005年   1388篇
  2004年   873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余煊  黎放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5):129-131,155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代替传统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新型统计学习方法,具有完备的理论基础。首先应用支持向量机原理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参数武器装备可靠性增长费用预测模型,然后对我军某型现役装备使用阶段可靠性增长费用数据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的回归分析相比,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2.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详细介绍了旅美期间对美国交通的所见所闻,包括美国的公路网及高速公路管理、交通秩序、市内轻轨交通以及集航空、旅社、车辆出租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等。  相似文献   
93.
索赔机制及其运行是实现索赔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对索赔机制的定义及构成分析,阐释了索赔机制的本质及运行影响因素。据此,对我国索赔机制运行中的困境及原因做了剖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索赔机制、改善索赔环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
分析了新型单周非线性PWM控制开关功率放大器存在的延时问题及由此引起的直流偏置问题,提出了电压补偿解决方案,给出了补偿电压计算公式.补偿前和补偿后系统仿真结果的比较表明,电压补偿方案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延时问题,同时还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的总谐波畸变率(THD),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5.
付君  朱立科 《中国修船》2006,19(4):41-43
文章从系统硬件、软件、通讯三方面介绍美国YORK公司开发的大型集装箱船舶冷藏集装箱集中监控系统REFCON,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6.
以成昆铁路红层地区的3个小流域为研究区,计算3个年份的地面割裂度及其年平均变化率,分析用地面割裂度表征泥石流沟侵蚀程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基于泥石流沟发育的物理模型,以原来的地面割裂度定义为基础,引入表述沟谷分布零散程度的异型度因子,导出新侵蚀系数公式。以3个小流域固体物质的年平均流失量作为侵蚀程度强弱的标准,采用非参数统计推断方法,将侵蚀系数、地面割裂度的年变化值和固体物质的年平均流失量作秩统计和次序统计。对秩统计参数和次序统计参数比较结果表明:在表征泥石流沟侵蚀程度方面,侵蚀系数优于地面割裂度。  相似文献   
97.
本文结合武嘉铁路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两种铁路无线弱场强区覆盖方案的特点,提供了以光纤直放站覆盖弱场强区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98.
港口是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设备的平稳运行是保障港口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秦皇岛港引入了以工单为主线的企业资产管理(EAM)系统,通过应用EAM系统实现了企业管理、基础数据积累、业务流程优化、人力物力管理和应用系统的有效整合,全面提升了设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ZPW-2000A闭环电码化在既有线CTCS2区段的设计方案及其方案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0.
提速干线编组站出发子系统内部匹配与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提速干线编组站货物列车到发时刻不均衡运营特征,根据编组站作业特点和要求,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对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临界密集出发时间进行计算分析。认为出发子系统允许的接车延误概率应控制在0.12以内;当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在繁忙时间达0.85以上时,出发场的到发线应在10股以上。提高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的措施包括:提高无调比、适当增加出发场到发线数量、降低编组调车机车的作业负荷、减小出发时间间隔不均衡系数。给出一定出发强度下的临界密集发车时间计算式,便于指导运输组织工作。改善出发子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包括:合理配置列检组数、转线接车延误率控制在10%以内、密集到发期间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不能超过90%、降低衔接区间发车时间间隔变异系数、连续高密集发车时间不能超过临界发车时间、适当增加分类线及到发线数量、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平衡双向系统作业负荷、加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