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07篇
综合类   104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速度差与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方法以集计的运行速度差 作为速度一致性指标,容易陷入生态学谬论的误区,并且会高估道路的安全性能。本文比较了几种常用速度一致性评价方法的优劣,采用85位单车速度差85 作为出口匝道速度一致性指标,解析了85 ≥ 的关系。通过雷达对沪宁高速和南京绕城高速出口减速车道、匝道上半部以及匝道下半部单车速度的调查,得出连续路段的运行速度差 、85位单车速度差85 以及85位速度变化率85 R,验证了85 约为 的1.42~2.02倍,表明使用85 或者85 R作为速度一致性评价指标是更加可靠合理的。最后通过速度差以及速度差变化率大小分级,用三种方法综合判定了37个出口匝道的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232.
速度差与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方法以集计的运行速度差 作为速度一致性指标,容易陷入生态学谬论的误区,并且会高估道路的安全性能。本文比较了几种常用速度一致性评价方法的优劣,采用85位单车速度差85 作为出口匝道速度一致性指标,解析了85 ≥ 的关系。通过雷达对沪宁高速和南京绕城高速出口减速车道、匝道上半部以及匝道下半部单车速度的调查,得出连续路段的运行速度差 、85位单车速度差85 以及85位速度变化率85 R,验证了85 约为 的1.42~2.02倍,表明使用85 或者85 R作为速度一致性评价指标是更加可靠合理的。最后通过速度差以及速度差变化率大小分级,用三种方法综合判定了37个出口匝道的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23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产生了大量的中长距离交通需求。建设快速路是为满足中长距离的交通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现状对快速路的研究中,很少对快速路的服务范围进行专项研究,缺乏对中长距离的明确量化分析。本文以郑州市京广快速路为例,分析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城市的居民出行距离,多元分析定量求出快速路的中长距离,且在最后分析了中长距离在快速路上下匝道设置中的应用,以指导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34.
阐述互通匝道中超高取值的问题,根据匝道功能,确定汽车在匝道上实际运行车速。根据实际运行车速来确定匝道超高值,达到匝道安全、舒适行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5.
城市高架道路匝道与平面交叉口衔接空间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架道路上、下匝道设置合理与否往往关系到交叉口乃至高架道路自身的运行。以常见的平行式匝道设置为对象,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5种匝道优化设计方法,为城市高架道路匝道布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6.
目前公路外业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需配备相应的测量程序,而采用积木法编写互通式立交匝道测量程序,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文章通过对立交匝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可为工程技术人员编写程序提供实用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37.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匝道联动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快速路为研究对象,对分布密集的出入口匝道实施信号联动控制.为减少驶入与驶出车流间的交织冲突,保证快速路主线交通流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出出入口匝道信号联动控制方法.采用Vissim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主线车辆的运行速度,有效缓解交织区的严重冲突现象.  相似文献   
238.
为了给设置于左转圆曲线处的避险车道流出角与引道长度设置提供参考,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广泛采用的9.0 m宽制动床避险车道,考虑左转圆曲线半径和驶入速度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流出角度与引道长度的驾驶仿真试验研究。采用UC-win Road 9.0驾驶仿真平台,获取了不同场景下16名男性B照驾驶人由主线驶入紧急避险车道过程中的车辆运行特征数据。采用拟合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圆曲线半径和驶入速度对方向调整时间、最小转向半径、方向盘转角幅值、方向盘转角频率的影响,建立了各指标与圆曲线半径的定量回归关系模型,并对比了主线为直线时的试验结果。采用二阶聚类的方法对不同圆曲线半径条件下的引道与流出角度的设置水平进行分类,获取了适宜设置避险车道的初步条件。根据车辆的行驶稳定性,确定了左转圆曲线处避险车道流出角与引道的设计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左转圆曲线处避险车道的流出角受圆曲线半径的影响,引道长度受圆曲线半径与驶入速度的影响;主线半径1 000 m及以上,流出角0°~5°,引道为6 s设计行程,流出角5°~10°,引道为9 s设计行程;条件困难时,紧急避险车道可设置于半径600~1 000 m的曲线处,流出角0°~5°,引道为9 s设计行程,流出角5°~15°,引道为12 s设计行程。  相似文献   
239.
爬坡车道和紧急避险车道作为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新建道路时设置还是在已有的道路上增设,都应将其融入整个工程中综合、全面地考虑,并应结合路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使其更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人文性与和谐性。  相似文献   
240.
郭恒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24-27,M0005,M0006
龙东大道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城市内环线的东西向切线,目前为城市主干路,在上海市骨干路网规划中为城市快速路,拟于"十三五"期间完成快速化改造。根据龙东大道快速化总体布置方案,全线共设置8对匝道出入口,针对张江科学城段匝道位置的选择,从区域的总体发展、路网功能布局以及沿线交通需求等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方案比选分析,利用路网流量分析预测,论证推荐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