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309篇
综合类   201篇
水路运输   116篇
铁路运输   89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后桥主齿轴承预紧力的力学分析及可压缩隔套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后桥减速器主齿轴承的预紧,对整桥的性能影响很大,是众多车桥厂家感到困难和棘手的事情。从力学上对主齿轴承的预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计算,并提出了主齿轴承预紧力的确定原则,同时为可压缩隔套(波纹套)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局部曲线拟合的多变指数法修正示功图上止点位置的原理及特点,作者在数学处理上作了简化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及绘图程序,使之实际操作简单、便于应用。上止点位置的精度可达0.05°~0.1°CA,本文最后提供了一个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3.
为提高城市重型环卫货车的NOx排放测算精度,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工况分布的重型环卫货车NOx排放模型.首先,根据基于实测逐秒速度数据分析的环卫重型货车工况特征和 NOx排放特性对不同负载货车的 VSP区间进行划分;其次,结合货车瞬时速度建立不同负载的环卫重型货车运行模式区间划分方法,并对不同负载货车NOx排放因子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空载货车在速度区间[0, 20) km/h 上,NOx排放因子大于满载,其他速度区间上相反.与基于 MOVES模型测算结果对比,在不同速度区间上,基于 MOVES的测算结果均比本文提出模型的测算结果偏低,如在低速区间[0,20) km/h,中速区间[20,50) km/h,高速区间[50,+∞) km/h:空载行驶时,分别低24.67%、6.82%和23.81%;满载行驶时,分别低12.38%、18.81%和26.43%.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某垃圾转运车的后门装置,该后门装置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可上翻至垃圾箱的顶部,从而方便垃圾从箱体后门尾部装入。  相似文献   
45.
随着单层钢结构厂房在铁路生产房屋中的广泛应用,多数钢结构厂房柱应力水平低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造成单层钢结构厂房结构设计的经济性较差。其原因是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5)中受压钢构件板件的宽厚比限值与其应力水平无关,按此设计的厂房柱截面多偏大而过于保守。对轴心受压钢构件板件宽厚比限值的推导过程加以重新审视,引入应力相关折减系数,按照修正的等稳定性原则,统一分析轴心受压构件的板件宽厚比限值,并通过数据拟合,提出更加合理实用的限值公式。新的限值公式与板件的应力水平相关,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6.
The familiar two-axle bicycle model and associated basic concepts of vehicle handling are reviewed and used to introduce minor changes in convention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two-axle model is extended to a three-axle vehicle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otation combined with a simplifying mathematical identity found in the two-axle vehicle literature. A generalised model is then developed that produces dynamic equations of motion by inspection for a vehicle with an arbitrary number of steerable and non-steerable axles. Furthermore, the vehicle dynamic concepts of understeer and wheelbase are generalised and can be directly computed for various arbitrary vehicle configurations.  相似文献   
47.
分析我国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标准的强度试验方法与国外法规的差异,并通过仿真分析对比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在静态加载、壁障碰撞和车辆追尾下的变形特性、吸能效果及其差异性,提出国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8.
针对矿用汽车后桥壳体修复工艺中存在的焊接材料和焊机不易选择、焊件表面较难清理干净、坡口形式与裂缝尺寸不匹配、焊接工艺处理不当等疑难问题,提出了选用低氢钠型碱性焊条及直流逆变焊机等解决方案。经用户使用检验,修复后的车辆连续运行30000km以上均未出现异常,节约了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49.
随着中国新基建战略的提出及自动驾驶和网联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自动驾驶车辆(AV)和常规人驾车辆混行的交通流将在未来长时间存在。建立适用于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自动驾驶车辆和常规人驾车辆3种类型车辆的混流跟驰模型,考虑多前后车车头间距、多前车速度差、加速度差、与主体车辆的相对距离等因素,并进行典型场景的数值仿真。刹车和起步过程的3种混流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模型在几种典型混行场景下均具有可行性,车辆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更为平缓。不同CAV比例下的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车队中CAV比例越高,车队整体恢复至平稳状态的时间越短,波动幅度越小。CAV均质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MHVAD模型相比,该模型不稳定区域减小33.8%,所控制的车队速度波动幅度减小14%。CAV与AV混流的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与PATH实验室模型相比,由该模型控制的车队加速度进入相对稳定状态提前5.5 s。该模型可用于不同车辆均质流及3种车辆混行的队列控制,在目前开展混行实车试验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应用该模型进行混行跟驰仿真,从而为混行交通流的道路交通管理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50.
分析了后置大客车冷却系统几种风扇皮带传动机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角架式风扇皮带传动机构,并详细介绍了该结构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对于其它传动机构的独特之处和目前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