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205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127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摘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须选择,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2.
城市连绵地区轨道交通服务层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城市连绵地区构建与之适应的轨道交通系统,关键在于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层级,满足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出行需求,应对出行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城镇群、都市区、中心城市三个层面分析城市连绵地区的典型空间形态,并探讨与之对应的城际出行、城郊出行、城市内部出行活动特征。提出构建差异化的轨道交通层级,即区域轨道交通、市域轨道交通、市区轨道交通,重点探讨各个层级轨道交通的构成、作用、线路技术特征等,以及不同层级的衔接关系。  相似文献   
93.
在大量收集、调研杭瑞高速公路沿线所经“四县一市”的文化景观资源基础上,阐述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景观设计原则,并结合高速公路景观自身的特征,探索地域文化在高速公路上最适宜的景观载体,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实现地区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必要的实现途径.近年来,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论坛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交通面临的困惑、需要思考的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借鉴世界级城市群交通运输发展的先进经验,研究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一体化、管理制度一体化、技术支撑一体化、市场培育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分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95.
交通经济带是一种区域经济活动沿着交通基础设施聚集分布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原料地、加工地和消费地三者之间的地域联系,经由交通运输的连接而逐步变为向沿线更广阔的区域扩散,形成了交通经济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路带经济的科学概念.论坛的主题是路带经济中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着重研讨构成经济带的综合交通运输的体系、理论和方法,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分析了连云港在路带经济中的地位,铁路通道的作用和国家战略,以及路带物流体系的构建与业务创新.为推动经济带与综合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6.
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重视专业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合理进行专业设置,进而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7.
针对目前中国沿海5大经济区港口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运用方差分析对中国沿海5大经济区港口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进行了差异分析。考虑到在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上,各因素的权重确定可能带有的较大主观性,文中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来计算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能力要素,从而为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延伸。  相似文献   
98.
针对台风、飓风等可预报自然灾害,在其登陆城市之前一定的安全时限内,大规模区域路网疏散的交通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最优化理论与微观交通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构造了面向区域疏散交通管理的双层建模框架。上层模型(最优化层)以修正元胞传输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适用于大规模路网疏散的交通管理方案优化模型,其输出的疏散交通管理策略备选集合,输入到下层模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中,从而在微观层面考察驾驶员行为反应等上层模型难以捕捉的疏散特性,进而制定最优的疏散交通管理方案。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框架兼具最优化方法与微观交通仿真方法的双重优点,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区域疏散交通规划与具体的区域疏散交通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99.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城市群区域交通特征、交通空间分布特征等;基于交通区位论和经济引力模型,确定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连接道路交通网络框架;以功能为核心,将城市群连接道路功能划分为通道功能、干线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务地方功能4个层次;进行了功能分级,划分为高速公路、城市群连接道路I级、城市群连接道路II级、城市群连接道路Ⅲ级、地方道路5个等级,建立了城市群连接道路功能分级体系。  相似文献   
100.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城市群区域交通特征、交通空间分布特征等;基于交通区位论和经济引力模型,确定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连接道路交通网络框架;以功能为核心,将城市群连接道路功能划分为通道功能、干线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务地方功能4个层次;进行了功能分级,划分为高速公路、城市群连接道路I级、城市群连接道路II级、城市群连接道路Ⅲ级、地方道路5个等级,建立了城市群连接道路功能分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