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414篇
综合类   307篇
水路运输   239篇
铁路运输   211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方便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生产、教学、科研之用, 本文采用分析综合法与分离变量法建立了弹性三层体系应力位移显式模型; 并在分析常见路面结构层厚度及其当量换算和模量变化范围的基础上, 成功求得了三层体系路表弯沉、上层滑动应力、上层连续应力、中层应力逼近公式;精度分析表明本文逼近公式精度很好, 完全可推广应用于多层体系, 满足工程设计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2.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合龙设计优化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龙阶段的施工工序对多跨连续梁桥的内力和累计位移均有一定的影响,以一座4跨连续梁桥为例,根据合龙阶段预应力钢束张拉阶段的不同,建立该桥的两种有限元模型,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对比分析预应力张拉阶段对梁体内力、累计位移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应力张拉阶段对多跨连续梁桥结构的内力影响较小,对梁体结构的累计位移影响较大,根据分析结果,对该桥的合龙工序进行了优化。建议多跨连续梁桥在进行安全设计的同时应考虑结构线形控制的难度,对合龙工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3.
对1813~2018年期间的584起桥梁事故进行分析,将桥梁倒塌原因分为施工、自然灾害、设计、意外荷载、耐久性等5类。各原因在倒塌事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2.1%、30.0%、11.6%、12.7%、3.6%。除自然灾害外,设计施工不合理为主要原因,而事故发生大多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以近几年9起典型桥梁倒塌事故为例,分析比较各种倒塌桥梁的主要破坏模式,得到以下启示:①国内大部分梁桥上部结构的平面外位移约束构造不足,在任何一个平面内都不应该是可变体系是国内桥梁设计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②在应用新工艺、新结构和拆除旧桥时,应加强各种施工工况下的验算;③建议加强桥梁巡查,预防和禁止汽车超载以及桥梁附近大规模堆载;④应注重桥梁结构尤其是斜拉桥和悬索桥等特大桥梁的日常养护管理,当养护力量不足时,尽量选择养护要求较低的桥型。  相似文献   
64.
小净距隧道下穿薄煤层采空区地层开挖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空区地层离散性大,小净距隧道近接下穿不同倾角薄煤层采空区开挖将引起采空区内腔塌陷。建立小净距隧道近接下穿采空区地层开挖模型,对比分析采空区倾角为0°、15°、25°、40°时先行洞监测面洞周位移和初支内力。结果表明:后行洞初支闭合时,采空区倾角为15°时,拱顶下沉量最大;采空区倾角为40°时,仰拱隆起量和拱腰水平收敛量最大;随着采空区倾角增大,初期支护正(内)弯矩分布和轴力最大位置有向近接采空区侧移动的趋势,偏压越严重;应力集中逐渐由右拱脚向左拱脚移动。最大偏心距出现在拱脚处,采空区倾角为15°时,偏心距最小,初期支护稳定性最好;倾角为40°时,偏心距最大,不利于初期支护稳定。  相似文献   
65.
对重力式码头沉降位移的现象、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在鲅鱼圈港区四期工程54#~56#集装箱泊位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主要介绍高塔柱在施工过程中位移变形观测的意义、目的、方法,选取特定施工段进行位移量的测定,并对相应的变形量进行分析。找出塔柱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一般变化规律,并在施工放样时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和修正。  相似文献   
67.
对株洲航电枢纽二线船闸高挡土环境中的双排桩结构变形及内力特征,采用数值计算和工程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桩径、不同开挖深度时结构的变形及受力形态。结果表明:双排桩排距取3倍桩径时,不同开挖深度的前排桩最大位移值呈现二次抛物线形态;前排桩内力呈现单锚板桩的受力特征,后排桩内力呈现悬臂板桩的受力特征;通过设置卸荷板、采用抗剪强度大的材料回填可有效控制结构变形及内力。  相似文献   
68.
陈豪  郭磊  华呈新 《船舶》2019,30(4):1-6
船上有些空间大、人员集中、船体结构复杂的舱室,传统送风方式难以满足需求,给空气环境设计带来很大挑战。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置换通风系统在船舶舱室中的应用,通过建立物理和数值计算模型,在设计初始阶段对其进行气流组织、热舒适性等方面的模拟分析和优化应用研究;针对某实船舱室的置换通风系统原始方案和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置换通风系统具有流动分层和垂直温度梯度的特点。相比原始方案,优化方案使舱室内温度、风速和热舒适性指标等得到优化,有效降低了吹风感,保证人体周围的空气品质,热舒适性指标也符合标准要求。对船舶置换通风系统的应用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现有路基堆载下软土侧向位移对桥台桩基影响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桥台桩基在路基堆载下的变形规律试验、路堤下覆软土侧移对桩身的极限侧压力计算方法以及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等的研究成果,简要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0.
杨群  谢立广 《路基工程》2011,(5):106-108
深基坑工程是土体与围护结构互相作用的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仅靠理论分析和经验估计是难以掌握其变形规律的。通过群光大陆广场深基坑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得知基坑坑顶的水平位移一般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而后趋于稳定;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