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8篇 |
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31篇 |
综合类 | 151篇 |
水路运输 | 31篇 |
铁路运输 | 39篇 |
综合运输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01.
202.
戴洁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8,(1):61-62
以建设高速公路生态景观大道为着眼点,提出高速公路绿化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的理念,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3.
基于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特点,详细阐述了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介绍了评价方法的确立,因素集、评价集、权重集的建立,进行单因素、一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等评价步骤.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指标相对权重,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建立了多目标、多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 相似文献
204.
为研究山区弯道景观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构建了仿真流程,研究了车辆横向滑移事故判断方法、驾驶员前方视野范围内障碍物或车辆产生方法、驾驶员视距计算及仿真车辆安全状态判断方法;用VB语言编写仿真程序,仿真分析了不同车速、弯道半径、景观位置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计车速为60 km/h且景观至路边距离相同时,大半径弯道较小半径弯道的危险概率减少约58%;曲率半径相同时,较高设计车速的道路景观对行车影响较小,中半径弯道设计车速为80 km/h较60 km/h的危险概率减少约33%. 相似文献
205.
通过介绍绿道的定义及分类,分析绿道设计的原则及其建设意义,并从慢行道规划、服务设施规划、标识系统规划、绿化景观系统规划等四个方面进一步研究绿道的交通工程设计要点,力争在绿道工程建设中设计出更加完美的作品,使绿道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6.
滨水区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物-环境”综合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用美学的思想、技术的手段来创造一个关的环境。以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保证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前提下,将视点聚集在滨水区道路景观的开放性这一特点上,对滨水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城市滨水区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207.
借用景观生态学的大景观理念,对公路景观的评价进行了研究。采用系统论和模糊数学的理论,创立了公路景观的模糊协调度评价方法,明确提出了公路景观横向和纵向比较评价的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值和模糊协调度;构建了整个评价体系,筛选了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8.
针对高速铁路路网中出现区间封锁事件,考虑事件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列车运行时间和安全间隔时间为约束条件,引入路径选择唯一性约束保证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鲁棒性,以所有列车晚点时间之和的期望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计划优化整数规划模型.设计基于优先级规则的启发式算法,求解原模型的可行解.运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和最短路径算法求解该模型的松弛模型,得到原模型最优解的下界.根据可行解与最优解下界之间的距离,可以定量地衡量可行解的质量.结果表明,相较于CPLEX数学求解软件,算法求解效率较高;模型与算法能够有效生成鲁棒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为调度员提供必要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209.
在分析路段环境交通容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路段的污染控制约束条件,以及通行能力约束条件,建立了通行能力和污染控制约束的环境交通容量优化模型,构建了基于增广拉格朗日松弛和辅助问题原则法的模型求解算法.实例结果表明,构建的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求解这类环境交通容量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210.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国内交通环境的压力下未来非机动车数量将会进一步增长,然而与之相配套的基础停车设施研究却较为落后.结合城市集约化的用地特征以及现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服务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计方案.主张以科学性、生态性、地域性与现代性为原则,在保持停车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停车设计衍生为城市公共景观的一部分,并根据这一设计目的,进行了概念化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