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48篇 |
免费 | 19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657篇 |
综合类 | 2071篇 |
水路运输 | 111篇 |
铁路运输 | 80篇 |
综合运输 | 1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267篇 |
2013年 | 283篇 |
2012年 | 355篇 |
2011年 | 407篇 |
2010年 | 352篇 |
2009年 | 307篇 |
2008年 | 347篇 |
2007年 | 404篇 |
2006年 | 347篇 |
2005年 | 222篇 |
2004年 | 102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依据纵坡弯道车辆荷载作用特性,建立纵坡弯道桥面铺装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车辆载重、行驶速度、弯道半径、纵坡坡度、沥青铺装层厚度与模量对水平剪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时避免最小半径极限值与纵坡坡度最大值同时出现,适当增大沥青铺装上层模量、铺装层总厚度、减小沥青铺装下层模量,并严格控制纵坡弯道上车速及车辆载重,可减少沥青铺装层发生推移病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2.
国内高速公路加宽中,新旧路面间是否会产生裂缝,采取什么措施防止裂缝产生非常关键。介绍了高速公路加宽中路面的施工与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对重庆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调研检测,利用现有的评价指标对调查路段的路面破损状况和路面行驶质量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和路面使用坏境,对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中的路面状况指数PCI和路面结构承载力指数PSSI进行完善和修订,以便因地制宜对西南山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4.
105.
易密实沥青混合料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可有效地处治路面车辙病害,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结合ECA—10易密实沥青混合料在330国道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实例,具体探讨了ECA—10易密实沥青混合料的材料选择、矿料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并通过试验进行路面性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路面表现出良好的使用性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6.
一个得到良好开发和维护的路面管理系统(PMS)能够帮助管理者做出在什么时候,对哪些路段采用什么样的路面维护和修复方案的决定,从而实现可用资源的最大化.本文提出一种在资金预算不确定条件下路面维护和修复项目管理决策优化方法 (MPMRPBU),为确保管理者在一个决策规划时段内,从公路网中选择并优化一组路面维护和修复方案,建立随机线性规划模型求解MPMRPBU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在确定性优化和随机规划两种不同条件下的优化方案,研究不同经济预算对优化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随机规划方法能产生高质量的MPMRPBU解决方案, 该算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沥青路面的模量衰变特性,基于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LS66),在实际路面上进行了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并使用便携式路面分析仪(PSPA),对试验区域的地震波模量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的地震波模量与荷载作用次数的关系曲线呈现3个阶段(①模量-荷载作用次数呈线性关系;②出现加速衰减;③趋于稳定)。荷载的间歇作用有利于地震波模量的恢复,间歇时间越长,模量恢复百分比越高,但恢复速率降低。模量衰减不限于加速加载区域,对加速加载方向前、后的影响要大于两侧的。得出了沥青路面模量的衰变规律。在常温状态下,地震波模量与路面性能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8.
根据旧路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别从现状调查评价、总体设计原则、路面结构设计等方面结合国道209某段路面改造项目,对改造设计中需调查的一些内容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09.
沥青路面结构形式为层状弹性结构,各层间的黏结性能对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掌握影响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改善沥青路面层间的黏结状态,提升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分析了黏结材料、温度、层间污染程度、黏结方式、级配等对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针对传统压实度检测方法存在滞后性、偶然性等问题,提出沥青路面压实度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通过刚度与压实度的理论关系推导,验证此系统的理论可行性。根据压路机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激振器模拟碾压过程中振动轮的振动信号。实验室的静态试验(车辙板成型试验)表明,该沥青路面压实度实时监测系统能有效提高沥青面层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