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25篇 |
免费 | 24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068篇 |
综合类 | 2586篇 |
水路运输 | 140篇 |
铁路运输 | 118篇 |
综合运输 | 1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355篇 |
2012年 | 428篇 |
2011年 | 507篇 |
2010年 | 448篇 |
2009年 | 392篇 |
2008年 | 448篇 |
2007年 | 502篇 |
2006年 | 434篇 |
2005年 | 272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根据傅里叶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二维微波热再生传热数学模型;用角锥喇叭口面场近似辐射场,研究了微波内热源;建立边界条件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基于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CV-BDM)建立了微分方程的隐式离散格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了工业频率2.45GHz的微波试验系统,采用连续加热工艺和间歇加热工艺,研究在沥青路面内二维温度场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温度上升是非线性的,在加热初期升温较慢,后期升温较快;沥青混合料内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口面中心区域附近温度较高,而边缘处温度较低。当采用间歇加热工艺时,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受热均匀性。必须合理选择加热时间。数值模拟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2.
石霖凯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9,(3):21-24
结合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介绍了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利用。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对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用作路面基层材料的级配、配合比、泡沫沥青最佳用量、施工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旧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做基层材料具有良好路用性能,能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拾方治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26(7):53-55
对维修方案的选择及室内材料设计结果进行了介绍,并对诱发压实度较大变异的因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现场冷再生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冷再生层芯样的检测结果的分析,对影响再生材料强度及成型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试验路的实施成果为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以后在安徽省干线公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4.
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以理论分析为主,结合室内试验和试验路观测,明确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和技术理念;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路况指标和标准;建立了预防性养护对策及措施选择的方法和流程,并给出了相应示例;以路面预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为核心提出了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方法和相关参数。该文提出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参数初步建立了我国路面预养护的技术框架,可供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5.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成因分析及维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是广东省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之一,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较为普遍。裂缝是半刚性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裂缝的养护维修措施主要有灌缝和压缝两种。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重庆市多条高速公路桥面铺装典型病害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常用桥面铺装的病害成因,为防治山区高速公路桥面铺装的病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7.
该文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配套工程固废利用试验段的实施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建筑渣土用于路基处理是可行的,但使用HEC固结建筑渣土时应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改进,使用水泥固结建筑渣土时应就近设置破碎拌和厂;同时,由于HEC/水泥固结建筑渣土的后期开裂性能未有进入研究,建议在道路基层中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8.
结合广东省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工程的检测分析,表明微表处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封水效果,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养护的需要,但使用前要对原路面的病害进行彻底处理。 相似文献
29.
30.
借鉴Superpave设计方法,采用富油的设计理念,设计了50#硬质沥青富油混合料.分别对常规设计和富油设计的50#硬质沥青混合料和70#沥青混合料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全面比较了4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特别对疲劳性能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富油的设计理念后,同一级配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50#富油混合料与70#沥青混合料相比,高温性能基本持平,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更好,疲劳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由此说明50#富油混合料完全可以替代70#沥青混合料作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下面层.使用该种混合料,可以减缓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提高路面的抗疲劳性能,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