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94篇
综合类   7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车辙问题,通过足尺环道试验,系统地研究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评价不同结构组合的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62.
我国规范所提供的基层骨架密实型碎石级配,其粗骨料比例过大,骨架间细料含量相对较少,现场施工压实难以达标,而室内成型试验又很容易离析。鉴于此,采用了多级嵌挤方法,对级配碎石的骨架结构进行了填充试验,并通过CBR、车辙试验,对规范中的悬浮密实型级配、密实型级配和推荐级配进行了对比验证,得出新的级配碎石设计方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多级嵌挤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实地施工更易实现。  相似文献   
63.
选用60℃、75 ℃车辙试验和动态模量试验来研究外掺剂高模量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高模量外掺剂后混合料高温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温度的增加,外掺剂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提升幅度不断增大.这说明越是在高温环境下,高模量混合料抵抗车辙病害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量迅速增加,对于道路所带来的损伤也越来越大,其中尤其以重载交通对于道路的损伤最为严重.重载交通通常以车辆的超限、超载为特点,主要指道路上车辆轴重超过了道路所规定限值,对路面的一次性破坏较为严重.主要对重载交通下沥青路面损害成因进行了分析,首先按照成因对车辙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其形成过程,进而分析出车辙形成的影响因素,最终为重载交通抗车辙沥青路面组合及材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5.
在超薄沥青混凝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易密实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材料.采用不同的外掺剂配制沥青混合料,使用多种室内试验全面评价不同外掺剂对混合料使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加外掺剂的混合料总体性能有较大提高.将试验结果与常见的面层AC-13C混合料相对应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掺加易密实添加剂和聚酯纤维后,混合料的性能明显好于AC-13C混合料.并对铺筑的实体工程进行跟踪观测,检测结果表明处治后的路段经过长期使用,依然保有很好的服务水平,无新车辙病害出现.  相似文献   
66.
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为研究对象,针对长大纵坡桥面铺装层容易产生推移和车辙的病害问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足尺的三维实体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以及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模型,选取4种坡度,分别对上坡、下坡、紧急制动以及车辆重复荷载作用等4种受力模式进行分析,得到铺装层纵向最大剪应力、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和水泥混凝土桥面板层间剪应力分布规律,以及50万次荷载作用下的车辙深度变化规律,较好地解释了病害产生的力学行为机理.  相似文献   
67.
为探索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掺量和乙酸乙烯(VA)含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5%和10%两种掺量的EVA改性沥青,且每种掺量下EVA改性剂中的VA含量分别为18%、25%和32%,对制备的改性沥青分别进行常规指标测试、布氏黏度测试、流变测试和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简单或短时间搅拌无法使EVA在沥青体系内分散均匀,EVA与沥青的相溶性受VA含量的影响较大;EVA的加入使得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提高、延度下降,体系温度敏感性下降;高VA含量不利于提升体系高温稳定性和黏聚性。  相似文献   
68.
金跃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70-170-173
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作为沥青路面材料设计的输入参数之一,能够保证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内不发生严重车辙病害。为了探究沥青的高温黏弹性行为,选取三种基质沥青和两种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其高温性能进行测试。对比了不同沥青的软化点、PG高温分级结果和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MSCR)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实验所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优于基质沥青。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车辙因子(G*/sin δ)和蠕变回复率(R)均大于基质沥青,而不可回复蠕变柔量(Jnr)小于基质沥青。此外,基于DSR的测试指标相比针入度和软化点能够更好地表征沥青的黏弹性性能,并且更好地模拟在实际路面上车辙的产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9.
利用改进的能够调整轮碾速度的车辙试验机,对AC20开展了30、45℃和60℃时不同轮压及轮碾速度下的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5℃试验温度下,重载和低速的联合影响很容易使AC20的车辙指标值劣于60℃、标准轮压和标准轮碾速度条件下的结果;而在30℃试验温度下,即使有重载和低速的联合影响,AC20的车辙指标值仍然好于60℃、标准轮压和标准轮碾速度条件下的结果。分析结果说明寒冷地区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除因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外,还需要考虑中温时间段内重载和低速引起的变形。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除需要将试验温度调整为45℃以外,同时还需要根据道路交通状况设定重载低速的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70.
针对道路结构监测智能化的需求,引入分布式光纤技术用于监测道路结构状况。文中通过成型植入光纤传感器的车辙板试件,研究光纤信号强度和敏感度在不同运动特征荷载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室内车辙试验条件下,不同位置光纤的信号强度-胶轮速度-加速度三维散点图在波峰波谷的位置分布上呈现明显区别,并且光纤信号敏感度与胶轮速度、加速度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