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4篇 |
综合类 | 62篇 |
水路运输 | 66篇 |
铁路运输 | 20篇 |
综合运输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原型勘测、室内分析方法调查 ,以及影响含沙量的主要因素、含沙量基本分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 ,对资料的可信度进行了评价 ,同时提出了连云港核电站工程物理模型试验及工程设计中含沙量合理取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测量列车表面压力分布,需采用采样管将列车表面拍式感压片感应的压力引至室内传感器,采用合理直径和长度的采样管是试验结果可靠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对采样管管径、长度对稳态测压响应时间的影响,采样管长度对不同频率信号瞬态压力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将其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样管管径为1.8 mm、长度在100m以内时,稳态测压响应时间满足试验要求;采样管长度在25m以内时,响应时间试验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不同频率的瞬态压力对应的最佳采样管长度不同,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瞬态压力信号频率采用不同长度的采样管.将上述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车试验,测得的列车表面压力分布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传统修船管件更换工艺方法效率低、精度不稳定、人工和材料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融合测绘、软件、船舶制造与加工等关键技术,采取非假模取样方式进行修船管件更换的新管逆向设计,开拓一种数字化的管件制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15.
16.
通过对比相同配合比下的室内标准模制圆柱体混凝土试样与现场试验板钻芯标准芯样之间的劈裂强度,探讨了钻芯取样测试对劈裂强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长度芯样的劈裂强度进行对比,研究了试样长度对芯样劈裂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钻芯过程产生的损伤及试验板与模制圆柱体试件的混凝土拌和、振捣、养护条件不同,导致钻芯法测得的混凝土劈裂强度相比室内试验降低15.7%;另外由于圆柱体试件的长度增加,混凝土试件的受力平面也随之增大,平面内存在的微裂缝、微孔洞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多,导致随着试样长度的减小,测得的试样劈裂强度逐渐增大。最终得出国内某通用机场新建飞行区工程的劈裂强度与长度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样本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确定时不能利用数理统计模型的问题,引入了信息扩散原理,提出了小样本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确定的实用计算模型。2个混凝土强度检测案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进行灌注桩芯样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确定,得到的代表值保证率在95%左右波动,具有不确定性;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88)进行单一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推定值的保证率小于95%,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而言是偏于不安全的,应引起试验检测人员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从设计思路、执行部分设计、驱动部分和复位部分设计、模拟气缸设计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接触碰撞机理的非破坏性、可重复使用的全气缸取样机构的设计,并进行了模拟碰撞试验和实车碰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碰撞式全气缸取样机构可靠性好,能够满足全气缸取样要求。 相似文献
20.
碳平衡法燃油消耗量测试仪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燃油消耗量测量方法标准以及常见的汽车燃油消耗量测量方法,阐述了碳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CVS(定容取样法)基础上提出开式排气稀释取样系统;针对当前车辆燃油消耗量测量操作不便的问题,根据碳平衡法燃油消耗量测量原理,建立了采用流量计的碳平衡法汽车燃油消耗量测量模型及测量系统;分析研究了燃油密度、氢碳比、排气成分以及整个系统的同步和负荷测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实车上进行试验验证,与油耗仪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及稳定性,为车辆燃油消耗量的不解体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