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79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杨杰 《机车电传动》1999,(2):23-24,29
着重介绍了大型养路机械08-32型捣固车拔道作业伺服系统的原理和利用激光技术实现直线自动拨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利用伺服螺旋机构设计的二级气动数字伺服阀(简称“2D气动数字阀”),简化了传统二级气动伺服阀的结构,但性能却有较大提高[1]。由于该阀是一种闭环机构的结构设计,所以要同时提高它的稳定性、快速性和精度等性能指标是不可能的,改变阀机构的模型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上述性能指标的影响也是非线性、非单调的。因此,为了提高2D气动数字阀的综合性能,必须对其特性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针对2D气动数字阀左侧端盖是否设置阻尼腔、阻尼腔结构参数变化及阀体结构参数变化对该阀动态特性产生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3.
模糊控制是对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一般模糊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 ,采用控制规则智能调节因子和 Fuzzy/PI分段控制等一系列措施 ,克服了传统模糊控制器的缺陷。进行了模糊控制的仿真研究 ,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系统优于传统的线性控制。  相似文献   
74.
张丽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A01):53-54
一种新型随动系统研制成功并配炮装舰,可大大提高装备水平。但是,由于与以往设备不同,这无论给使用该设备的战士,还是后勤保障都带来新的要求。在使用阶段保证平时战备完好性和战斗使用要求是综合保障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人员和维护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设备以及备件(品)的合理配置。做好这些主要工作,才有可能使设备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数控系统补偿功能有关数据的计算和设置,实现了对机床伺服轴定位误差进行补偿,使该项误差限制在机床允许误差范围内,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76.
结合无模型控制的优点,首次将无模型控制理论应用到船舶减摇控制系统中.减摇水舱试验台架电液力矩伺服系统所采取的控制策略是设计减摇水舱试验台架的关键,针对模型控制策略对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在应用中表现出的不足和局限性,采用无模型控制律对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无模型控制器表现出优良的控制品质,跟踪性能良好,具有结构适应性,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7.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是最常见的伺服系统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介绍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在通过用ITAE准则优化方法对系统进行优化,并采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后,再以具体系统为例,详细说明了仿真和优化的全过程。经ITAE准则优化方法优化后,通过仿真,可以发现系统的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8.
磁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气动伺服系统具有阻尼率高,可控性好等优点.基于自行搭建的实验平台,针对磁流变液气动伺服系统中所出现的非线性现象,可重复性低等固有问题,分析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或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9.
本文对电液伺服系统PDFSV控制的抗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明电液伺服系统引进PDFSV控制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0.
周果  钱宇  吕堂祺 《船舶工程》2014,36(4):57-60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在早期故障阶段、偶然故障阶段和耗损故障阶段等不同寿命阶段的故障模式,对故障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和统计,并运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方法确定薄弱环节,通过综合分析故障机理为该类产品深入开展功能和可靠性分析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