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238篇
公路运输   781篇
综合类   385篇
水路运输   182篇
铁路运输   363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用户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有效地降低了互联网的应用成本。  相似文献   
72.
以津秦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测试为例,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和灰色系统法研究了路桥过渡段沉降预测问题。计算实例表明,神经网络法和灰色系统法短期沉降预测结果比较准确,简便易行,因而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针对南方软土地区在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周边地基处理问题,文章通过对水泥搅拌桩及竖向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两种方法的技术性、经济性及可实施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水泥搅拌桩是此种工况下更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根据大型公共建筑和周边市政道路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土工格栅及设置绿化过渡带等处理措施,并提出通过施工期间的沉降监测及施工工序,尽量减小软土地区不同类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4.
肖刚 《交通标准化》2008,(6):132-136
通过分析众多影响路基的沉降稳定因素,以大广高速公路新乡段路基沉降控制技术为例,有关路基沉降速率取值标准的确定方法的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5.
该文以下穿某铁路的地道工程为例,运用基坑降水引起铁路路基沉降的计算模型,根据不同降水方案对地面的沉降量进行计算、分析,阐述了降水相关技术要求,预防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从而提高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6.
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线工程上跨铁路桥需跨越多股铁路,受天河机场限高等因素影响,主桥设计为(86+2×156+86)m预应力连续梁桥。设计中通过增加梁高、调整预应力钢束布置减少梁体残余徐变变形,采用二次张拉竖向钢绞线预应力体系改善主梁腹板抗裂性能。为减小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干扰,采用转体施工方案,转体吨位达15 000 t。邻近铁路的基坑采用隔离桩支护,基坑开挖和桥梁施工各阶段既有铁路路基附加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7.
刘俊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42-43,48,I0004
山区斜坡上进行高路堤填筑,会面临一些工程问题,如边坡失稳、路基不均匀沉降、地基沉降、挡墙变形、路基开裂等问题。以山区某项目为例,介绍了山区路基设计时面临的难点,着重讲述了高填方的设计验算过程,总结反思设计中的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8.
对重力式码头沉降位移的现象、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在鲅鱼圈港区四期工程54#~56#集装箱泊位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张云冬  郑亚茹  程瑾 《水运工程》2019,(S2):109-113
针对分层总和法应用于吹填土预压地基沉降计算存在计算结果不准确、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研究吹填土回弹率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吹填土沉降计算的改进分层总和法。将改进分层总和法用于某工程吹填土预压地基的沉降计算,并将分层总和法与实际监测的沉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对计算结果修正的情况下,改进分层总和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监测结果更接近,误差约为3%,提高了吹填土预压地基沉降量计算的精度。改进分层总和法为场地后续的回填量预估及场地利用提供了指导,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
东非某码头项目,共建设3个泊位,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码头前排轨道梁中心距前沿线达4 m,悬挑大,施工中采用钢抱箍和工字钢作为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前沿线的沉降值比理论值大,最大沉降达60 mm。通过采用加肋板双拼45号工字钢作为支撑及钢管桩桩顶反拉25 mm钢筋的组合方案控制沉降,将前沿线沉降减少至10 mm以内。该方案施工方便,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