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8篇
  免费   696篇
公路运输   1707篇
综合类   693篇
水路运输   277篇
铁路运输   2193篇
综合运输   16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与对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景坤  赵运臣 《隧道建设》2009,29(6):616-618
根据国内外盾构隧道施工中管片上浮现象,建立施工过程中的管片受力模型,分析管片上浮的实质原因:包括盾构姿态、隧道纵向刚度、同步注浆浆液未凝固段的长度、地层性质等,并提出控制管片上浮的主要措施。以期能对盾构隧道控制施工精度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42.
城市浅埋超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红旗河沟车站位于繁华城区中心,周边环境复杂,隧道最大断面达730m2,覆盖岩层仅8.6m厚,覆跨比约为0.4,为典型的超浅埋超大断面隧道。根据工程类比,施工前对几种开挖方法进行了多次的对比分析与探讨,认为均有各自的优缺点,每种方法都得采取有效施工措施才能实现,几种开挖方法的探讨为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43.
徐军 《交通标准化》2009,(13):184-186
管片作为盾构隧道的主体结构,其开裂必将造成隧道的质量问题,并最终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通过对隧道管片在盾构掘进施工中产生的裂缝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指导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4.
针对地铁施工中的测量问题,对盾构机姿态测量进行简要介绍,深入阐述盾构机坐标系的建立,及其与测量坐标系的转换,并结合实例详细阐述盾构机的姿态调整,可为盾构机的操作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5.
在对铁路编组站系统组成和仿真应用需求分析基础上,借鉴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基本思想和相关技术规范,设计了基于HLA的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探讨了各联邦成员间的公布和订购关系,提出了基于RTI的仿真时间推进机制,介绍了基于上述体系结构的编组站仿真培训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946.
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修工程中旧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设计方法、施工过程、质量评定等的探讨,寻求一种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金、保护环境、改造旧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47.
旧沥青路面铣刨料再生基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介绍了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利用。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对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用作路面基层材料的级配、配合比、泡沫沥青最佳用量、施工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旧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做基层材料具有良好路用性能,能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8.
在分析传统"四阶段"客流预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引入了"出行者收入水平"这一概念,重新定义了出行方式阻抗函数,提出了一种快速公交车站进出站客流预测的"四阶段"预测法的改进方法。选取阜石路快速公交系统中的甘家口车站进行实例分析,对车站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49.
以扬州瘦西湖隧道为例,介绍了盾构隧道穿越地层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典型断面管片布置形式,以及管片结构受力监测方案。共设计了4个监测断面,对管片的力学特性进行监测。通过实测结果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柔性土压力计和光栅传感器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管片的现场监测工作,可以得到较为全面准确的隧道衬砌结构荷载和内力在施工期的分布;衬砌结构荷载总体随时间呈先减低后趋于平稳的规律,施工期的注浆作用会使衬砌结构荷载大于稳定后的结构荷载,同时注浆压力控制不当会导致结构荷载的分布不均匀(在设计时应重点关注);注浆阶段(同步注浆到注浆效应消散),衬砌结构内力处于波动状态,与各同步注浆孔压力分布不均有关,稳定后的结构轴力大致为注浆作用下最大值的60%~65%,注浆作用对结构轴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50.
郭幪 《隧道建设》2016,36(6):701-709
分析和探究软土地层中盾构掘进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沉降进行准确预测,能够为土压(泥水)平衡盾构在不同软土地层中的掘进参数优化和沉降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以盾构慢速掘进(停机)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解析解和三维数值模拟2种方法,计算单纯由盾构施工引起的理论地面沉降量,并与南京宁和城际一期工程新梗街站-天保路站(2号盾构井)区间施工过程中盾构停机时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总结,从量值差异探究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工艺参数、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地层损失是影响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主控因素。通过优化施工参数,并采取经济可靠的超前地基处理措施,能较大程度地减小盾构掘进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