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61篇
综合类   33篇
水路运输   84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在疏浚吹填施工中,如何快速降低吹填土的含水率是吹填区软基处理的一项关键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排水效率,开展了基于泥沙流变学原理的脉动真空预压排水技术研究。通过大量室内小尺度单板排水模型试验,阐释了脉动作用对促进淤泥质软基脱水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脉动真空预压法的排水效果,提出了淤泥质软基处理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优于现行常用的真空预压排水法,有效提高了排水效率,可减轻排水板通道的淤积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172.
尹海卿 《隧道建设》2014,34(1):60-66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主要介绍了:1)人工岛的设计方案、钢圆筒制作运输及振沉技术;2)沉管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如沉管隧道基础、深埋大回淤节段式沉管、沉管管节预制、沉管浮运及安装、曲线段管节等;3)各施工阶段的主要专用设备,如8锤联动大型圆筒同步振沉系统、定深平挖抓斗船(精挖)、耙头定压专用清淤船和全断面预制液压模板系统等。解决了工程中遇到的众多问题,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73.
黄骅港近海区沉积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新兴 《水道港口》2005,26(3):144-148
依据2004年表层及柱状样取样资料和以往多年近海区沉积物取样资料,对近年的底质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在平面上的分布仍遵循航道以南粗于航道以北,浅水区粗于深水区,自南向北细颗粒泥沙含量为逐渐增加的趋势。该海区粉砂层的规模不大,南北两滩柱状样比较,其共性为表层向下粒度均由粗转细,相异点为南滩的粉砂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粒度粗。  相似文献   
174.
腐木土层是滨海相浅水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它是一种特殊的软土层,工程性质差,不同时代腐木土层的工程性质不同。土体结构类型是制约公路路基沉降变形的主要因素。腐木土层分布区划分出三种土体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沉降变形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75.
长螺旋泵压CFG桩加固客运专线软土地基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石武客运专线河南段郑州及周边地区土层以饱和粉土、粉细砂、饱和软粘土为主,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地面沉降、桩周土体开裂等问题;为解决这一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难题,研究采用长螺旋泵压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控制地表沉降变形,提高客运专线路基的工程质量。研究结论:通过对采用长螺旋泵压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要注意的要点,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采取的控制措施,实践验证此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6.
王选祥 《铁道建筑技术》2009,(12):48-50,102
针对砂性土地层盾构出洞难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冻结计算、施工工艺及有关问题,实践证明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7.
黄福杰  陈浩民  何则干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88-190,213,M0021
为确保处于深厚淤泥区的临近地铁基坑在新建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的三维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地铁基坑对新建基坑开挖、支护的力学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完成后,地铁车站基坑位移呈现岀“鼓肚型”,符合连续墙加内支撑基坑支护型式一般的变形规律;新建基坑围护桩最大侧移为24.5 mm,竖向位移为6.54 mm,均小于围护桩位移控制值,说明新建基坑支护体系设计具备合理性;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位移为12.16 mm,远小于一级基坑位移限值。同时发现其地下连续墙两侧的位移增量不同,右侧(靠近新建基坑一侧)地下连续墙位移增量较小。其原因是新建基坑开挖淤泥区使右侧地下连续墙所受的主动土压力减少。  相似文献   
178.
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是港口适航资源与适航水深应用技术的关键。以连云港港为例,通过对连云港港底质淤泥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分别开展了淤泥流变性试验、船舶模型阻力试验与层流-紊流流态转换理论分析,对于适航资源应用最重要的参数——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连云港港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结果,并提出了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179.
路基土的耐干湿循环特性反映了其抵抗自然环境中水分变化产生破坏的能力,是路基填土耐久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结合室内试验研究了低液限粉土及其改良土(水泥改良土和石灰改良土)在不同的干湿循环次数条件下的工程特性,分析了干湿循环次数对土体抗压强度及其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低液限粉土宜于水泥改良的结论,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0.
为研究工业废弃木质素改良粉土路基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性和干湿循环试验,分析掺量(质量分数)、龄期等因素对木质素改良粉土力学特性和耐久性的影响,并与石灰改良进行对比;基于微观分析结果,阐明木质素改良土体的机理;同时开展木质素改良粉土路基填料现场试验,对改良路基土进行加州承载比、回弹弯沉值、轻型动力触探等路用性能测试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可有效提高粉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其改良粉土的最优掺量为12%,28 d龄期养护12%掺量试样的水稳系数为0.52,经历4次干湿循环后,质量损失率低于20%,木质素改良粉土的耐久性能显著优于石灰土;木质素与粉土主要发生了水解反应、质子化反应和静电引力作用,最终形成致密稳定的土体结构;15 d龄期养护后,12%掺量木质素改良路基粉土的路用性能指标均优于8%掺量生石灰土,回弹弯沉值在1 mm以内,贯入阻力随养护龄期和贯入深度的变化可表征改良路基土的强度特征;木质素改良路基粉土的土壤质量符合二级标准,论证了木质素固化改良粉土路基技术的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