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63篇 |
免费 | 110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750篇 |
综合类 | 1378篇 |
水路运输 | 179篇 |
铁路运输 | 1978篇 |
综合运输 | 4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4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238篇 |
2021年 | 266篇 |
2020年 | 419篇 |
2019年 | 371篇 |
2018年 | 332篇 |
2017年 | 289篇 |
2016年 | 230篇 |
2015年 | 319篇 |
2014年 | 631篇 |
2013年 | 497篇 |
2012年 | 644篇 |
2011年 | 690篇 |
2010年 | 552篇 |
2009年 | 361篇 |
2008年 | 370篇 |
2007年 | 439篇 |
2006年 | 397篇 |
2005年 | 191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内的安全逃生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隧道蓄光能自发光逃生系统是提升隧道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隧道自发光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的组成、标识物规格尺寸、布置间距和安装要求等内容展开研究,设计了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并进行了现场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满足亮度与自洁净要求,起到了指示、引导、告知的作用,为隧道内司乘人员紧急疏散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大量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现有隧道塌方监测和预警方面的国内外成果,对现有的国内外隧道洞室稳定控制指标种类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并结合张涿高速公路隧道安全控制的实际要求,制定了该项目的预警建议标准. 相似文献
93.
94.
95.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TBM以开敞式为主,通常情况下,隧道掘进之后需要施作初期支护以及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隧道施工总工期较长。为了解决开敞式TBM不能同步施作现浇混凝土二次衬砌的难题,结合南疆铁路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和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工程实例,研发了有轨运输出渣(开挖直径88 m)和连续皮带机出渣(开挖直径1023 m)2种工况条件、2种断面下的开敞式TBM同步衬砌施工技术,并成功应用。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指出: 该技术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下一步需要深入地、系统地研究不同工况、不同断面条件、不同作业范围的同步衬砌施工技术,如小断面同步衬砌、现浇混凝土仰拱同步衬砌、全断面同步衬砌等施工技术,使之形成系列工法,推动我国长大隧道TBM施工技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6.
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沿厦门岛内繁忙干道兴湖路布设,结构形式多样,安全风险较高。对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中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深大明挖基坑、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等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1)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埋深小、跨度大、地质软弱、保持地面交通,控制沉降是施工的关键技术所在。从三导洞工况理论分析看,设计支护和开挖方法是合理可行的,施工中还应结合实际优化具体支护参数,注重受力体系转换环节,加强监控量测,用信息化指导施工。2)深大明挖基坑,关键是要确保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受控,结构安全,基坑防水有效,保证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尤其要注重复合地层组合式围护体系的整体稳定。3)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中要采取防既有地铁轨道上浮的工程措施,同时加强地铁轨道监控量测,制定好轨道调整预案,保证地铁轨道线型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7.
为应对岩石地质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工况的特殊性,对应用于青岛地铁2号线的双护盾TBM进行适应性设计。盾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在前盾安装配合稳定器工作的辅助支撑,管片吊运直接由吊机喂送至拼装机,后配套出碴配置梭式皮带机,采用满足小转向半径掘进的双激光靶导向系统,从而保证隧道施工过程中装机、始发、掘进、出碴、过站、小曲线半径掘进和洞内拆机等工况的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掘进参数、衬砌变形和地表沉降等应用效果的分析,验证了双护盾TBM选型的正确性和对青岛地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8.
交叠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地层存在反复扰动,针对其力学行为和变形规律的研究十分有必要。以西安地铁临潼线左右线交叉叠落盾构隧道施工为背景,研究线路左右线隧道空间交叉转换施工下周围地层的变形规律及后施工隧道(左线)对已完成隧道(右线)的扰动情况。研究表明:隧道施工完成后,地表沉降槽整体呈条带状且沿区间走向分布;地表沉降随隧道垂直交叠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地表沉降最大值为9.79 mm,位于左右线完全垂直交叠位置处;左线隧道对先施工完成的右线隧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侧向推挤和增大地层附加应力的作用,但在垂直交叠位置扰动影响较小;施工扰动引起右线隧道最大水平位移为1.75 mm,最大沉降为1.97 mm。 相似文献
99.
以乌兹别克斯坦Qamchiq特长铁路隧道为例,在工期滞后的情况下,为纠正施工进度偏差,经过分析有4种备选方案,分别是安全洞超前增援主洞方案、增加斜井或竖井方案、增加支洞方案和加快施工进度的管理措施,通过对以上方案的比较分析,初步选择为通过斜井增设支洞方案,然后对增设支洞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了支洞长度和断面大小,经过现场实施,得出的结论是: 在斜井内增设支洞,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增加获得较大的工期节约。 相似文献
100.
为解决隧道施工辅助斜井单、双车道选择以及斜井轮廓尺寸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行车限定速度、错车时车辆通过情况进行模拟,以数学推导的方法,分析单、双车道的通过能力,研究斜井内的断面布置。认为单、双车道斜井的通过能力相差极大,当通过斜井开辟隧道施工工作面较多,计算施工高峰期总车流量大于单车道斜井最大通过能力时必须采用双车道;同时通过对单、双车道断面布置中的车辆外形、各种间隙、人行道、管路、水沟等尺寸的研究,提出了单、双线斜井轮廓尺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