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4篇
  免费   197篇
公路运输   787篇
综合类   511篇
水路运输   688篇
铁路运输   440篇
综合运输   1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数字式点火模块自适应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在常规汽油机上仅利用分电器输出的点火触发信号进行点火提前和点火能量自适应控制的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了自适应点火控制模块的软硬件设计,经道路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证明该点火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车辆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2.
王昌衡  陈子金 《公路》2003,(10):47-50
以能量原理为基础,根据欲使现场土体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现场土体吸收的压路机的振动压实能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的击实功相等的事实,建立振动压路机~土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解出动力学方程,运用数学方法求出振动压路机的碾压次数。  相似文献   
33.
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来自能源及环保的压力不断增大。分析了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的前景,并阐述了我国应当加快清洁能源汽车研制的必要性及在该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最后展望了我国未来新型能源汽车的前景。  相似文献   
34.
公路路面施工沥青拌和站建设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公路沥青拌和站的选型、选址、节能、加热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如何在建设合理、高效、一流的拌和站的同时,怎样提高拌和质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配置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35.
以无横撑下承式系杆拱桥侧倾稳定问题为背景 ,用能量变分方法导出了其侧倾稳定的近似解析解 ,并通过具体算例 ,比较了由于吊杆的非保向力作用对其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并将本文方法与工程设计中常用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6.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直接拉伸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点研究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在单轴直接拉伸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和纤维混凝土的单轴拉伸应力变形全曲线。提出单轴拉伸相对应力裂缝宽度曲线的理论方程式。由单轴拉伸全曲线得到了纤维混凝土的应力裂缝宽度曲线、断裂能及特征长度等。试验发现:当纤维体积掺量为0 14%时,纤维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比基准混凝土提高20%,极限拉伸应变提高49%,断裂能提高68%,临界断裂时的最大裂缝宽度增加55%。聚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阻裂性能,增强了硬化混凝土的能量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37.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重视以及新能源政策的实施,电动汽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加快电动汽车推广的重要需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业务发展的机会也极大,随之而来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依据充电桩建设和运营的特点,剖析其中面临的安全风险,并提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为充电桩企业安全管理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8.
牵引传动系统是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心脏”单元,其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品质、能耗和控制特性,是轨道交通车辆节能升级的关键系统。而永磁同步牵引系统以其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能耗的优势特点,受到轨道交通行业的密切关注。文章阐述深圳地铁10号线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批量装车概况,重点分析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组成及优势,指出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9.
货车是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碳达峰总体目标实现的重要因 素。本文从货车运营环节入手,在运用生长曲线函数对货车保有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不同类 型货车的保有量和单车碳排放变化进行研究,并从货车节能技术发展、新能源货车推广和应用进 程两方面入手,分3种情景对货车运营环节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趋势进行预判,推演货车运营环 节的碳达峰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同时加快货车节能技术发展以及新能源货车推广和应用 进程,货车运营环节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规模才能得到有效抑制并逐渐减少。若到 2030 年货 车单车燃料消耗水平较 2019 年降低 20%以上,新能源货车在货车整体保有量中的占比达到 20%,到 2060 年货车单车燃料消耗水平较 2019 年降低 50%,新能源货车占比达到 50%,则货车 运营环节碳达峰时间将缩短至2030年左右实现,2030年后货车运营环节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规 模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40.
Intercity passenger trips constitut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criteria pollutant emission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ity-to-city mod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e aircraft, intercity bus, and automobile. This study applies state-of-the-practice models to assess life-cycle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for intercity trips via aircraft, intercity bus, and automobile. The analyses compare the fuel and emissions impacts of different travel mode scenarios for intercity trips ranging from 200 to 1600 km. Because these modes operate differently with respect to engine technology, fuel type, and vehicle capacity, the modeling techniques and modeling boundaries vary significantly across modes. For aviation systems, much of the energy and emiss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auxiliary equipment activities, infrastructure power supply, and terminal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the vehicle operations between origin/destination. Furthermore, one should not ignore the embodied energy and initial emissions from the manufacturing of the vehicl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irports, bus stations, highways and parking lots. Passenger loading factors and travel distances also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fuel and emissions results on a per-traveler basis. The results show intercity bus is generally the most fuel-efficient mode and produced the lowest per-passenger-trip emissions for the entire range of trip distances examined. Aviation is not a fuel-efficient mode for short trips (<500 km), primarily due to the large energy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takeoff and landing, and to some extent from the emissions of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any trip distance. However, aviation is more energy efficient and produces less emissions per-passenger-trip than low-occupancy automobiles for trip distances longer than 700–800 km. This study will help inform policy maker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perators about how differently each intercity system perform across all activities,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future policies designed to encourage mode shifts by range of service. The estimation procedures used in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analyses of transportation scenar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