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101篇
综合类   101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李文俊 《隧道建设》2014,34(2):111-117
为使现浇挤压混凝土衬砌共同管沟能在城市建设中得以推广应用,需对用于该衬砌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关键施工工艺进行研究,解决挤压衬砌混凝土流动性大,且坍落度长时间保持与早强之间的矛盾,并对挤压施工中的关键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最终得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配比为W∶C∶F∶M砂∶M石∶M外=180∶343∶86∶673∶1 098∶6.4,挤压压力控制在0.3 MPa,保压时间30 min,混凝土在经过挤压脱水后,1 d强度可达10 MPa以上,28 d强度可达45 MPa以上。该研究成果将为共同管沟挤压混凝土衬砌施工推广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2.
应用随机后悔最小化理论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分别建立RRM-MNL模型和RUM-MNL模型研究了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在模型参数、拟合优度方面对2个模型进行了比较,应用直接弹性分析了在交通管理措施评价方面的区别,并通过城际出行方式中的飞机、火车、长途汽车、小汽车4种出行方式数据进行实际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RUM-MNL模型,RRM-MNL模型能够描述在多属性方案选择过程中的部分补偿性决策行为和折衷效应,能更真实地反映实际出行行为选择过程;等待时间、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对飞机、火车和长途汽车3种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都具有弹性;在RRM-MNL模型中,等待时间对3种方式的弹性值分别较RUM-MNL模型的低7.30%、13.14%和7.70%。可见,对于同一属性变量,出行者具有不同的选择偏好,会表现出不同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33.
刘卡丁 《隧道建设》2013,33(7):537-544
在地铁隧道管线及设备安装过程中,目前大多采用人工钻孔,对环境及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还会造成结构破坏,降低工程寿命,增加运营维护成本。运营地铁隧道还存在钢构件及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为此,对地铁隧道电缆、管线、设备安装及钢构件、设备腐蚀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指出存在的问题。说明人工钻孔所带来的危害,提出预埋件技术这一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关实验;针对扣件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提出了锌镍渗层防腐技术。认为应: 1)全面推广预埋件技术,可提高设备安装效率,改善安装环境,降低对结构的损伤,延长工程寿命,使运营维护简便、易行; 2)全面推广锌镍渗层防腐技术,预防设备及钢构件锈蚀,降低营运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34.
物流供应链是一个协同系统,供应商、集配商与客户之间存在着利益一致关系。建立协同效用模型,利用势函数分析物流供应商之间、物流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协同关系,通过势函数的变化规律,了解协同效应的变化趋势,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供应链协同运作方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5.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鉴于应急疏散者出行决策的后悔规避心理,以政府公交车、自有私家车和借用私家车三类疏散交通方式选择问题为例,选取平均运行时间、运行时间不确定性、平均等待时间和预期感知服务水平等属性变量,分别构建了基于随机后悔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的多项Logit 模型.以应急疏散意向行为调查数据为基础,表明后悔模型的模型拟合度优于效用模型,对属性变量间关系的刻画更符合实际.进一步通过弹性计算和敏感性分析,揭示出平均运行时间这一属性最为敏感.研究表明,应急疏散者是后悔规避的,其决策行为试图将后悔感知最小化,而非预期效用最大化,从随机后悔视角描述疏散决策行为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37.
北京园博会具有客流到达集中、园内滞留时间长的特点,合理的园内设施规划与设计是活动期间行人安全性的重要保障。该文首先基于北京园博会高峰日客流分布规律,建立了园内各场馆的效用函数。该效用函数考虑了场馆之间的距离、场馆面积、两个场馆是否相邻、该场馆是否有特色四个因素。效用函数计算结果表明:锦绣谷、主展馆、园林博物馆三个场馆的效用函数最大。该结果与北京园博会的设计理念和主办方客流引导规划一致。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场馆可容纳的参观人数和平均参观时间,通过效用函数,确定各场馆之间的客流分布规律。该客流分布预测结果作为仿真模型的重要输入,构建了园区内客流组织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测试,采集了园内主要干道的断面客流量,对园内干道的道路宽度提出了分段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38.
在交通出行分析中,路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而在路径选择时,路径上路线的重叠情况,无论是体现在路径层面还是路段层面上的重叠都是常见的情况,这使得描述出行行为的最常用的工具多项式Logit模型缺乏解释能力,于是派生出各种Logit改进型模型,按照其解决重叠路线的内在机理的不同,将其归为3类:考虑协方差信息的方法、巢式方法和附加效用因子的方法,论述了3类方法各自的优劣势,并按2个重要特征对这3类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9.
韩波 《交通标准化》2010,(13):53-56
针对目前多数停车诱导信息系统(PGIS)中存在的指引信息静态化问题,建立实时动态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对产生停车需求的车辆进行动态信息指引。传统的排队论模型对于车辆到达率取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引入效用函数及驾车者行为模型对停车场的车辆现时到达率进行模拟,构造基于车辆现时到达率的实时动态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车辆排队模型,进而应用排队论确定基于停车场使用特征的对车辆的动态信息指引参数(车辆排队长度及等待时间等),更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0.
���ڷǼ���MNLģ�͵Ĺ����ͨ��ʽ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研究对象,将轨道交通方式预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转移曲线法预测无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第二阶段选取时间、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以交通行为调查的RP和SP联合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种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率,建立了应用于轨道交通方式预测的非集计MNL模型. 最后以苏州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轨道交通分担率的预测. 结果表明,常规公交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比例较高,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