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5篇
  免费   131篇
公路运输   525篇
综合类   1005篇
水路运输   382篇
铁路运输   303篇
综合运输   3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衬砌脱空雷达波数值模拟与定量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雷达是隧道衬砌脱空病害检测主要方法,常规探测理论是以菲涅尔带半径为最终空间分辨率,小于该半径的脱空不能识别,而大于该半径的脱空在定量解释上也存在困难。针对隧道脱空检测常用900 MHz天线,采用时域有限差分对不同脱空量的模型进行雷达波数字模拟计算,并合成雷达记录剖面。在分析脱空区域顶、底反射叠加波形特征及振幅变化的基础上,给出不同脱空量模型的波形双峰极值点幅度变化规律,提出基于极值点振幅比反演脱空量的解释策略,并给出反演结果的拟合算法。该策略不仅为脱空区脱空量分析提供一条途经,同时为地质雷达在脱空定量解释方面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2.
李跃娟  齐巍  王成  张博  卢强 《汽车工程》2021,(2):181-188
为解决当前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策略(ECMS)未能根据实际工况选取最优等效因子的问题,利用动态规划算法(DP)和ECMS各自的优点,构建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算法模型,即采用动态规划算法的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策略(ECMSwDP),将等效因子作为全局最优算法的控制变量,通过对等效因子的离散全局优化,获得基于工况的最佳时变等效因子。在标准工况下对时变等效因子实时控制策略与全局最优控制策略DP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时变等效因子提取算法的有效性和等效因子初始值选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
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是影响罗兰C导航/授时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ASF修正主要有理论预测法和实测法两种。针对罗兰C到达时间ASF实测修正的需要,本文给出了ASF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系统组成,详细介绍了测量系统的设置、软硬件设计。车载试验表明,该测量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能够满足ASF实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
公交调度要考虑公司和乘客的多方利益。目标规划法是运筹学中解决多目标问题的有效方法,而优先因子的采用可以区分调度中的各方利益的主次。同一优先因子下加入了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有效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控制物流配送成本,合理的配送规划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和竞争能力。针对餐饮业的特点提出一个规划方案:按货物品种来确定配送节点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选择配送点和对路线变更方案进行了研究。最后的算例将提出的总成本概念应用到用最短路径方法中来求解最优路径,表明全面的成本概念在配送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矿山安全隐患实时闭环式流程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煤矿安全隐患管理现状的分析,结合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复查信息不畅通,权责不明等实际情况,提出满足国家对煤矿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安全隐患闭环式流程管理新思路,构建用于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理的实时闭环式流程管理模式,包括隐患提报、方案形成、落实整改、效果确认等环节,并以此设计出可实现煤矿安全隐患闭环式管理的实时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模块,详细阐述各模块的实施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97.
方宁  李燕林 《机电设备》2005,22(4):29-31
分析了空调自控系统的主要特性,并介绍了一种基于组合自校正控制策略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同时采取一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辅助措施,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对未建模动态、时变参数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
This paper examines a practical tactical liner ship route schedule design problem, which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rrival and departure time at each port of call on the ship route. When designing the schedule, the availability of each port in a week, i.e., port time window, is incorporated. As a result, the designed schedule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e without or with only minimum revisions. This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mixed-integer nonlinear nonconvex optimization model. In view of the problem structure, an efficient holistic solu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obtain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The proposed solu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a trans-Atlantic ship rout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ort time windows, port handling efficiency, bunker price and unit inventory cost all affect the total cost of a ship route, the optimal number of ships to deploy, and the optimal schedule.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与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平衡感应信号控制方法,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各入口排队车辆数的监测,实时改变信号配时,从而平衡各入口车辆排队长度;通过赋予现代有轨电车更高的排队权重,使现代有轨电车与同向机动车流减少停车时间,获得更多的通行时间,从而在保证其他机动车辆通行效率的同时,间接地实现现代有轨电车优先通行权。运用交通仿真软件对比分析各入口车辆平均排队长度、最大排队长度、总停车次数、平均延误与平均排队时长,确定各信号相位近似最优的最大感应绿灯信号时长。仿真结果表明,在排队长度与车辆延误方面,感应信号配时远优于定时信号配时;相比单纯的公共交通信号优先,感应信号控制更注重现代有轨电车和机动车每个乘客的通行权利。  相似文献   
100.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easure the impact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mprovements or changes on th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s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s are represented by its utilities (or disutilities) over various ranges of values of the multiple attributes representing these impacts. The utility technique used in the evaluation is based upon von Neumann‐Morgenstern (vN‐M, 1947) Utility Theory, and is applied using Raiffa's (1970) Fractile Method.

The paper specifically applies the technique to model the perceptions of five subgroups within a community to the impact of a new light rail transit system that is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the City of Calgary.

Results of the modeling indicate explicitly how the community changes its perception over ranges of values of the attributes evaluated. Biases of various subgroups within the community over these attributes are also shown. Statistical tests indicate that aggregated utility perceptions can represent the utility perceptions of the individual subgroups quite reasonab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