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2篇
  免费   145篇
公路运输   1146篇
综合类   829篇
水路运输   289篇
铁路运输   636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几种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分析可能的破坏型式出现的原因,并对最为常见的加固破坏模式-碳纤维剥离破坏进行重点探讨;针对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施工防范措施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2.
邢书芳 《交通标准化》2010,(11):194-198
单板受力病害削弱了上部结构的整体作用,降低了桥涵的承载能力,使上部主要承重物件处于非常不利的受力状态,同时给行车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故应及时进行处理,而且应在设计阶段就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以将此痛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完工后的桥梁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63.
对公路桥梁小跨径桥梁上部结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矮T梁的提出背景、设计要点、构造要求、具体应用及造价情况进行简要的论述探讨,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4.
以朔黄铁路近2000孔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开展重载运输对既有铁路混凝土梁的影响分析、常见病害统计及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对策。结果表明:重载运输导致桥梁结构主梁、墩台基础、支座等结构横向、竖向和纵向受力大幅增加,活载储备量降低,振动和疲劳加剧,进而引起混凝土梁体开裂、挠度过大、横向振动加剧、梁端顶死等一系列病害大量出现并迅速扩展,轴重和运量的大幅提高是病害快速出现和发展的直接原因,通过采取体外预应力加固、辅助钢梁加固和裂缝灌封等措施,可以达到提高混凝土梁结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5.
叠合梁断面通常为气动外形较钝的半开放截面,为漩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容易发生涡激振动现象。过大振幅的涡激振动会影响行车舒适性,严重时将引起结构疲劳破坏,危及桥梁结构安全。如何有效解决涡激振动问题成为叠合梁桥抗风设计的关键。为了抑制该类主梁断面的涡激振动,以宜宾盐坪坝长江大桥为背景,通过1:60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风嘴、中央稳定板、封闭栏杆、裙板、内侧隔流板、箱梁下导流板等常见措施对双箱叠合梁断面涡激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封闭斜拉索防护栏杆、内侧隔流板、梁底稳定板等措施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主梁的涡振振幅,但仍无法满足桥梁的抗风设计要求;竖直裙板可以使-3°和0°攻角下主梁的涡激振动消失,但对3°攻角的减振效果有限;在叠合梁中应用广泛的传统整体式风嘴无法降低宽幅双箱叠合梁的涡振振幅;采用安装在箱梁侧下方的三角形风嘴可以减弱箱梁边缘的流动分离,优化梁体的气动外形,从而使断面在各个风攻角下的涡振振幅大幅降低。将三角形风嘴与封闭斜拉索防护栏杆的方案组合后,可进一步降低主梁的涡振振幅,满足抗风设计的要求。所提出的叠合梁涡振抑振措施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可为同类桥梁的抗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6.
针对某3跨连续刚构梁桥边跨合龙位置桥墩较高、现浇段较长而搭设托架不安全的施工条件,该大桥东岸边跨拟采用导梁法进行施工合龙。为验证该方案是否合理,根据力学方法和有限元原理,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了实际施工过程并进行数值分析,并对两岸边中跨的内力与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采用导梁方案合龙施工的合理性。研究表明:1)边跨合龙方式的不同对桥梁结构受力影响较大,特别是边跨部分;2)使用导梁法施工的一岸,施工过程和成桥后桥面平顺性均不如使用托架法施工的一岸,产生的附加应力相对托架合龙稍大,但影响程度可接受,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且节约了施工经费和缩短了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167.
黄琛 《广东公路交通》2013,(4):43-46,57
通过江顺大桥索塔横梁的设计与计算,对索塔横梁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其它斜拉桥索塔横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传统T型梁吊装方式多采用捆绑式,其存在很多弊病,采用新型的吊装方式可方便工人的操作,增加施工的安全性,也可增大T型梁的提升高度,保证安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9.
双悬臂梁桥为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期间为解决桥梁跨度不足而使用的一种结构。结构主要以锚固孔和挂梁孔组成。该种桥梁的病害主要体现在牛腿的受力薄弱位置的抗剪能力不足。该文对位于吉林省延边州G302国道上的嘎呀河大桥的试验检测过程作了介绍,以期为今后此类桥梁评定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70.
李勇 《中南公路工程》2012,(3):184-186,203
介绍了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在进行工序分析的基础上,成功运用质量控制点对金塘大桥钢箱梁电弧喷涂长效防腐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并取得显著成效。为防腐涂装施工企业有效运用质量控制点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