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2篇
  免费   145篇
公路运输   1146篇
综合类   829篇
水路运输   289篇
铁路运输   636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结合马岭河特大桥的特殊工程实例,通过施工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论证了塔梁同步施工的可行性.阐述了在采用塔梁同步施工情况下施工控制的重点内容和控制技术,可为以后其他采用塔梁同步施工的斜拉桥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2.
汪洋 《交通标准化》2014,(14):156-158
以简支T形梁桥加固工程为背景,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T梁桥进行力学性能分析,总结出纵向不同位置增设横隔梁时,T梁桥的横隔梁及主梁应力、结构改善系数和横向不均匀增大系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最终确定横隔梁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983.
党利民 《交通标准化》2014,(21):122-126
选取桥梁结构中的典型T梁桥进行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模式的研究。将梁格法和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作比较,得出刚接梁法能够作为拓宽T形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有效计算方法。同时将有无横隔梁的新旧梁桥拓宽前后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作比较,结论为有横隔梁的连接方式对旧桥提载较明显。  相似文献   
984.
周万宏 《交通标准化》2014,(16):179-180
人们对桥梁工程的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桥梁工程已将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鉴于此,分析了引起悬臂现浇梁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结合某大桥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介绍了控制桥梁外观质量的措施.实施效果表明,连续梁外观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现场各项管理满足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5.
In this stud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aval nozzle throat sizes on supersonic molecular beam. The simulations indicate the Mach numbers of the molecular stream peak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long the center axis of the beam, which correspond to local minimums of the molecular densit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roat diameter, the first peak of the Mach number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hile that of the molecular number density increases gradually. Moreover, both first peaks shift progressively away from the throat. At the last part,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our FEA approach to solve some crucial problems met in modern transportations.  相似文献   
986.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地下工程往往需要穿越上部建筑物,而城市中建筑物大多采用桩基础形式,隧道线路虽可进行局部的优化,但仍受规划和总体线路的限制,这样,进行桩基托换往往是最好的选择方案。以深圳地铁5号线创业路立交桥为例,详细介绍了创业路立交桥桩基托换的设计、三维数值分析、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工程中监测数据的情况,可为类似的地铁施工提供全过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987.
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上浮问题是目前隧道建设难点。以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上浮问题为背景,研究硬岩地层大直径盾构管片上浮影响因素,并考虑管片壁后同步注浆的填充效果,深入探究大直径管片上浮规律,为盾构施工速度和注浆效果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硬岩地层大直径盾构注浆填充率不足的特点,从管片横向受力角度建立单环管片上浮计算公式。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隧道纵向上浮分析模型,通过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并结合边界条件与变形协调方程,推导出考虑浆液填充率和时效性的管片上浮变形及内力的简易解析解,进而采用总量法获得了隧道纵向多环累计上浮量。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管片上浮解析解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吻合良好,能够有效揭示隧道上浮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管片弯矩和剪力变化特征;上浮规律表现为激增段、缓降段和平稳段;浆液填充率、时效性和地基基床系数对大直径盾构上浮比较敏感,盾体间隙的增大易导致填充率不足,同步注浆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浆液初凝时间和掘进速度直接决定单次注浆影响范围和上浮力大小。研究结果可用于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及变形预测,在掘进过程中可根据影响因素与上浮关系进一步调整施工参数,对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8.
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服务水平的研究,有利于明确目前城市的发展水平、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以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期调研阶段收集的各方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多层次无障碍设施服务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由2个准则层、9个影响因子组成,将模糊数学引入层次分析方法,采用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的无障碍设施服务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无障碍设施整体评价为良好,同时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89.
为研究纤维编织网-ECC联合加固RC梁的受弯性能,对1根普通RC梁和9根加固梁进行了四点弯曲加载,分析了ECC高度和纤维编织网层数对加固梁破坏形态、裂缝分布和承载力等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梁受弯破坏时裂缝细而密,且呈现ECC中多、混凝土中少的分布特点;和普通RC梁相比,加固梁纯弯段混凝土裂缝数量增加33.3%~66.7%;增加纤维编织网层数或ECC高度对提高加固梁裂缝数量影响较小;加固梁承载性能随纤维编织网层数和ECC高度增加而提高,当ECC高度与加固梁截面高度之比为0.5且布置3层纤维编织网时,加固梁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分别提高111.11%、37.86%、36.13%;ECC高度和纤维编织网层数对加固梁抗弯刚度影响较小,但影响作用不同;加固梁抗弯刚度随纤维编织网层数增加略有增加,随ECC高度增加略有减小;增加纤维编织网层数或ECC高度可降低加固梁钢筋应变。受弯加载过程中加固梁截面仍保持平面,满足平截面假设。基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理论,并考虑纤维编织网利用率,建立了加固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由该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基于该公式分析了加固梁极限弯矩对ECC高度和纤维编织网层数的敏感性,发现加固梁极限弯矩对纤维编织网层数变化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990.
用离散梁法建立钢板弹簧的动力学模型,采用ADAMS/Insight分析动力学参数对钢板弹簧刚度的影响,应用ADAMS/View中的Optimization实现对钢板弹簧的弹性模量和绕Y轴的转动惯量等动力学参数的修正,最终通过仿真分析完成对钢板弹簧刚度的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刚度曲线和理论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