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2篇 |
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39篇 |
综合类 | 116篇 |
水路运输 | 15篇 |
铁路运输 | 125篇 |
综合运输 | 3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基于现场调查,分析了某水电站层间剪切带特性,总结了其对导流洞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层间剪切带对左岸中导洞及导流洞的影响,以及对右岸块体稳定性的影响,为确定该水电站导流洞的合适支护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12.
木寨岭隧道软岩大变形段支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新建兰渝线木寨岭隧道工程实践,在了解了碳质板岩地层发生大变形的原因和机理的基础上,对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大变形的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处理隧道大变形应以控制为主的原则,以及确保隧道安全施工、快速通过的支护措施和变形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13.
隧道围岩压力是分析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由于围岩变形受众多因素影响,且各因素之间存在强烈的非线形关系,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预测。提出基于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分析混沌与神经网络相结合预测手段的可行性,对围岩随时间变化的压力进行仿真计算。对该理论的建立及预测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预测精度高,能够满足工程及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14.
围岩大变形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一种,为探讨准确而快速地预测围岩大变形,文章将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理论方法与围岩大变形预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的可拓学理论围岩大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能够反映和体现围岩大变形的几项重要参数指标(本文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主应力值、强度应力比、弹性模量四项指标),建立围岩大变形预测的物元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值,通过实际围岩大变形等级的关联度计算,最终确定围岩大变形等级;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取得的围岩大变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能够运用一定的基础数据对围岩大变形作出预判,对工程建设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15.
深埋隧洞围岩高应力破坏机理是研究深埋岩体力学特性和深埋地下工程实践中被关注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深埋条件下围岩应力和围岩强度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和典型,也成为认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文章介绍了深埋隧洞开挖时不同部位围岩应力的变化路径;通过对比锦屏辅助洞出现的围岩破坏现象,分别论述了导致边墙松弛型破坏、应力集中部位的片帮破坏和岩爆破坏的围岩应力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些破坏的内在机理;并通过采用数值方法再现脆性围岩V型破坏形式,分析探讨了脆性围岩高应力破坏的局部化问题;指出了深埋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如岩体力学特征的尺寸效应和应力路径效应等对准确认识深埋隧洞高应力破坏内在机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16.
随着铁道部对仰拱与掌子面的安全距离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开挖工法很难满足铁道部要求。该文介绍了微台阶开挖施工技术。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既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也提高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517.
518.
为对隧道不同级别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及对二次衬砌的合理施作时机提供依据,基于深圳莲盐6座3车道NATM高速公路隧道的现场监测数据,采用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绘出Ⅱ~Ⅴ级围岩收敛变形与拱顶下沉变形稳定时间、稳定距离的散点图和直方图,并拟合出其正态分布函数。经统计分析得出:隧道围岩从开挖到变形稳定时间、稳定距离与围岩级别有关,随着围岩级别的增大,其变形稳定距离与稳定时间大体呈相应增大的规律。 相似文献
519.
公路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数值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榆树沟隧道工程实际情况,选取了3种不同的复合式衬砌结构类型进行数值计算,对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内力、安全系数及洞周位移、拱顶下沉、围岩塑性区的分布等进行了分析,评价了衬砌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对于Ⅱ、Ⅲ类围岩,上台阶及下台阶中央区的开挖为施工的关键工序;对Ⅳ类围岩,上台阶开挖为施工的关键工序;在Ⅱ类围岩浅埋条件下,拱顶下沉主要是由上台阶的开挖及下台阶中央区的开挖所引起;在Ⅲ类以上围岩条件下,拱顶下沉绝大部分是由上台阶的开挖所引起;洞周位移较小,最大值为18 mm,发生在Ⅱ类围岩浅埋拱脚处;围岩塑性区发展深度最大者,连通到地表,属于Ⅱ类围岩浅埋;Ⅲ类围岩墙脚处塑性区较大;Ⅳ类围岩塑性区较小。 相似文献
520.
初始地应力、围岩弹性模量是在岩体工程设计中2个重要参数,采用位移联图反分析法,结合雪峰山隧道具体的施工和监测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这两个参数进行反分析。在反分析的过程中,对量测的隧道周边变形数据进行了处理,采用适当的方法,考虑了隧道变形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