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2篇 |
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40篇 |
综合类 | 365篇 |
水路运输 | 167篇 |
铁路运输 | 220篇 |
综合运输 | 1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探讨了考虑机械噪声和螺旋桨噪声共同作用下物探船水下辐射噪声有效计算方法,采用基于结构有限元-声学边界元的声固耦合模式直接一体化计算水下总辐射噪声级。建立了某物探船整船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以及流体声学边界元模型。在船体总振动响应分析基础上,将螺旋桨噪声以点声源的形式与机械振动源同时输入到统一声学环境中求解,对物探船水下辐射噪声进行数值预报,给出了物探船辐射噪声指向特性,并比较了两类噪声源一体化计算方法与直接叠加合成方法在物探船水下辐射噪声计算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采用机械噪声与螺旋桨噪声直接叠加合成总辐射声级的方法在工程精度上可接受,但一体化计算是更合理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2.
王建红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4,68(2):74-79
为研究和拓展北斗导航系统在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利用BDS系统技术优势解决山区铁路测量定位难题。基于某山区铁路建立带状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以下简称“北斗CORS系统”)和高精度位置服务云平台。采用国产多星多频测量型接收机进行控制点数据采集工作,分别对比基于北斗CORS系统的单BDS、单GPS以及GNSS混合星历网络RTK观测数据以及传统基站形式的RTK观测数据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1)铁路带状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云平台网络RTK定位功能稳定可靠;(2)基于北斗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方法仅需进行高程曲面拟合,按3s采集的成果精度即可满足铁路测量规范中网络RTK中线测量、断面测量、施工放样、像控测量的精度要求,测量时应尽量采用同类型的设备并采用同精度观测方法以保证重复测量精度,也可通过增加观测时长、在局部区域利用既有高程控制点做高程校正的方式提高测量精度;(3)基于北斗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平面和高程内符合精度限差可分别设定为1.7 cm和2 cm,外符合精度可分别设定为2.2 cm和5 cm。 相似文献
193.
刘亚林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3,67(4):16-22
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获取是铁路勘测中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制作的基础,而航线规划设计是航摄影像数据获取的关键因素。常规航线设计方法虽能满足数据获取需求,但在复杂山区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较好地满足高分辨率数据获取的需求,作业效率低、数据冗余量大。为满足铁路勘测中大比例尺地形图、实景三维模型等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制作需求,基于实验对比分析了4种航线设计方式的规划质量和作业效率,探讨了一种适宜于复杂山区高分辨率数据获取的自适应航线设计方法。该航线设计方法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变基线和航线间隔设计模式,通过航线上每个影像曝光点的平均航高确定航线飞行高度、飞行航线水平,每条航线高度随地势起伏变化,可确保在地势落差较大的复杂山区减少影像分辨率的差异性,保证重叠度符合设计指标的需求。通过生产项目的应用实践,验证了自适应航线设计模式在复杂山区铁路勘测中高分辨率航摄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解决了倾斜实景三维建模高分辨率数据获取的应用需求,满足了铁路勘测设计的需要,为复杂山区多平台、大面积、高分辨率航摄数码影像获取提供了技术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4.
山区铁路隧道进出口常面临危岩落石的威胁,依托张吉怀铁路开展高陡边坡危岩落石勘察及防护措施研究。土峪隧道进出口山体陡峭,竖向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分布大量危岩落石,对铁路施工及运营构成巨大威胁。通过遥感解译、三维激光扫描、现场调查等“空-天-地”综合勘察手段,查清了土峪隧道进出口的危岩落石分布范围和特征;采用落石模拟软件Rockfall对洞口落石的运动轨迹进行模拟,分析落石的影响范围、冲击速度、弹跳高度和冲击能量,结合土峪隧道进出口地形、地质条件,提出“清除锚固+棚洞/明洞+主被动网”的综合防护措施;最后,总结形成了山区铁路隧道口硬质岩陡峭边坡危岩落石的勘察方法和加固防护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5.
结合铁路设计人员对三维大场景应用需求不断提升,以及铁路三维GIS技术研究及三维可视化平台开发在勘察设计多专业综合应用方面尚存在不足的现状,开展了基于三维大场景的铁路数字勘察与设计优化技术研究,提出了不同阶段铁路三维大场景的制作方法,构建了铁路勘察设计数据库并开发了后台数据管理系统,研发了大场景铁路线路设计优化与决策系统(简称“大场景平台”),实现了铁路三维大场景网络化构建、多源数据管理以及三维虚拟踏勘、专业调查、线路优化、专业设计验证、成果展示等应用功能。经过铁路工程项目实际应用,大场景平台能够满足铁路勘察设计人员室内开展三维数字勘察与设计优化的应用需求,可明显提高铁路勘察设计作业效率及数字化技术水平,并为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6.
王亚飞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3,67(12):30-37
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水下地形及海况复杂,具有高水压、长距离穿越软硬不均土岩复合地层和深厚第四系松软地层等地质特点,其工程建设标准高、规模大、工程风险高,对勘察精度要求高。为实现土岩复合地层的精细化勘察、准确获取海底地层参数和提高测试试验精度等目的,采用海上测绘、物探、机动钻探、静力触探及岩土测试与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详细查明了隧址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对海底盾构隧道的综合勘察技术进行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短基线定位系统的侧扫声呐技术可显著提高海底地形测量精度;多道三维地震反射物探技术可实现复杂海域软硬不均土岩复合地层、基岩弱风化面起伏大及构造发育等复杂工程地质的精细化勘察,其丰富的三维物探数据可实现高效、高精度三维地质表达,为综合地质分析与勘探优化布置提供依据;利用自升式海上勘探作业平台,验证了静力触探技术对海域第四系地层勘探的适应性和参数获取的可靠性;宜根据海域环境、勘探测试需求等,优势互补选取海上勘探作业平台。 相似文献
197.
198.
为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构筑物结构断面检测中的精度和可靠性,采用Leica HDS610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隧道中自由设站并采集数据,利用扫描区域内的控制点靶标建立布尔莎七参数严密解算模型,再将点云由扫描仪坐标系转换到施工坐标系。通过单站多次扫描同名靶标进行内符合精度分析,得到20 m范围内的单点精度(为±3 mm),并将实验成果与全站仪测量成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高程误差优于±10 mm,平面误差优于±20 mm,成果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99.
某铁路客运专线DK227+395~DK227+495段邻近小煤窑采空区,为了准确查明采空区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小煤窑的采空范围、埋深和边界,分析采空区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克服小煤窑既有资料缺乏、隐伏问题较多等困难,采用资料搜集、地面调查走访、综合物探、钻探验证及室内试验的综合勘察方法,确定了采空范围、塌陷破坏影响边界及安全边界,并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小煤窑采空区走访调查工作是综合勘察手段的基础;(2)采用两种及以上物探方法可以提高物探成果精度及准确度,减少钻探工作量;(3)该小煤窑采空区目前稳定性较差,可采用注浆加固等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