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4篇 |
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19篇 |
综合类 | 184篇 |
水路运输 | 270篇 |
铁路运输 | 314篇 |
综合运输 | 4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针对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推荐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温度应力计算方法不能充分反映CRCP实际受力条件的弊端,提出了考虑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板端部实际位移情况的计算思路。推导了降温和温度梯度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温度应力的通用解析解。利用该解析解,可以计算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任一点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位移值,通过与有限元解对比表明,提出的解析解准确、合理,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94.
以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为内核主体、环氧树脂混凝土为外部包覆层的复合混凝土,将该混凝土应用到某型号卧式加工中心床身的制造,通过实验测试该复合材料的比热、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热性能参数,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床身进行稳态热分析和热-结构耦合分析,并且通过温度测试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复合混凝土机床床身与传统铸铁床身和树脂复合材料床身相比具有更好的热态性能. 相似文献
95.
结合新疆多年冻土地区现有公路涵洞、过水路面和桥梁技术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地区桥梁和涵洞病害的成因,提出了桥涵结构物病害的防治原则,设计上的处理措施,具有一定指导性。 相似文献
96.
本文采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机车柴油机排气阀(基材为4Cr14Ni14W2Mo 钢)等离子堆焊修复次数,以及“堆焊+时效”次数对其热影响区的过热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排气阀的等离子焊修次数以不超过3次为宜. 相似文献
97.
针对城轨列车转向架基础制动方式,对踏面制动热流密度进行推导,建立了车轮制动过程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三维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了城轨列车在两次紧急制动和全程往返制动两种极端情况下,车轮踏面温度和热应力变化规律.车轮踏面所受的应力是垂直载荷、横向载荷和热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适用于Hertz接触理论,机械载荷对车轮踏面的作用效果采用Hertz接触应力来衡量,根据温度和热应力模拟结果,评估了城轨列车车轮的服役安全性,为发展城轨列车的制动方式和制动技术提供了比较可信的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8.
对桥梁健康状况检测的重要性,桥梁健康状况检测的主要背景作了一定的概述。并对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桥梁健康状况检测技术如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光纤传感器检测技术、声探测技术、电磁波探测技术作了综合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
采用双室高真空磁控溅射装置在溅射功率60 W和工作气压0.5 Pa下直流磁控溅射沉积了调制比为1,设计调制周期18.0 nm的Fe/Ti纳米多层薄膜.利用横截面透射电镜(XT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及小角和广角X射线衍射(SA/WAXRD)分析退火初期的扩散行为.实测调制周期16.2nm,原始沉积Fe/Ti纳米多层薄膜由交替生长的纳米多晶α-Fe和α-Ti组成,调制界面清晰.Fe/Ti纳米多层薄膜热失稳过程包括亚层间的扩散、金属间化合物FeTi形成和长大3个阶段.退火温度为473 K时,保持与原始沉积相同的成分调制结构;退火温度升高到523 K,Fe与Ti亚层间发生互扩散,成分调制结构破坏,但相变未发生;达到最高退火温度623 K,过饱和固溶体α-Fe(Ti)和金属间化合物FeTi形成. 相似文献
100.
大跨径拱桥拱座基础属于大体积砼结构工程,在浇筑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使砼体内与表面形成较大温差,产生热应力,从而导致砼体产生深度不等的裂缝.笔者以重庆渝邻高速公路温塘河特大桥拱座基础的施工技术为例,对大体积砼体内的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