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篇 |
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5篇 |
综合类 | 34篇 |
水路运输 | 90篇 |
铁路运输 | 29篇 |
综合运输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81.
为了得到不同工况对深层爆破挤淤抛石堤的位移影响方向及程度,通过工程实例,采用针对性深层侧向位移监测,得出了对抛石堤影响最不利的工况及各种工况下的位移规律。对保证围堤稳定及满足临时或永久性围护建筑施工要求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2.
偏心爆破挤淤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心爆破挤淤法是在爆破挤淤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新尝试,文中以连云港海滨新城金海一期陆域形成海堤及围堰工程为例,通过对其施工工艺介绍和设计断面稳定性验算,得出该种尝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并对围堤工后进行钻孔检测和位移监测,进一步确定偏心爆破挤淤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传统的爆破挤淤法相比,具有节约成本,节省时间的优点,这次新尝试也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3.
184.
史付生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1,9(4):17-18
在隧道软弱岩层中存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体会使周边围岩产生变形,因此可通过监测临近掌子面的拱顶位移速率来推测前方是否可能发生突水突泥。具体过程为通过统计已有测量的拱顶下沉速率量与突水突泥的事件发生的相关度,得出一个阈值。然后,根据这个阈值来推测前方是否可能发生突泥突水。石林软岩隧道的应用实例说明此方法具体可行,为超前地质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5.
王希云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0,(7):64-68
针对重载铁路翻浆冒泥病害这一"老大难"的问题,提出在基床表层增设聚氨酯碎石复合半刚性加强层结构,并开展材料力学特性试验、施工工艺以及现场测试三方面研究。研究表明:级配碎石掺9%聚氨酯胶水,孔隙率低、固化时间快、强度大、耐久性好,且混合料常温下初凝时间40 min,初凝强度5.4 MPa,满足天窗点施工和受力条件;半刚性结构层在包神重载铁路瓷窑湾站翻浆冒泥整治试验工点得到运用,施工工艺合理有效,能在有限的4 h封锁天窗时间内完成分段的翻浆冒泥整治工作;现场行车试验显示加强层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减少线路维修、增加线路使用寿命,现场长期监测证明采用聚氨酯胶凝碎石结构层整治翻浆冒泥病害效果显著,聚氨酯半刚性层产生13.21 mm沉降,且后期沉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6.
胡仕涛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11,24(1):10-13
高压旋喷注浆是加固地层的一种重要方法,永州至蓝山高速公路观音岭隧道左线出口掌子面出现流泥砂,从而导致地表塌陷。通过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对泥砂地层进行了有效加固,从而保证了隧道地层的稳定和工程的顺利施工。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重点阐述了高压旋喷桩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7.
以西湖泥炭质土为研究对象,取不同深度的土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镜试验(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泥炭质土进行微观结构观察、测定土中常见的微量元素并计算其相对百分比,分析了该土的微观结构组成和矿物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泥炭质土表层(6 m)主要由水云母和二八面体蒙皂石组成,中部(10 m)主要由三八面体绿泥石和二八面体蒙皂石组成,底层(10 m)主要由三八面体绿泥石和二八面体蒙皂石组成.泥炭质土微观结构比较疏松,由土体基质和基质间胶结矿物组成,并存在着大量的孔隙.这决定了泥炭质土物理、力学性质极差,并能很好的说明泥炭质土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8.
189.
鉴于公路隧道涌水突泥地质灾害具有危害大、治理难的特点,以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盘岭隧道为背景,阐述了隧道右洞第一次、第二次涌水突泥过程和治理措施及效果,2次分别采用超前管棚注浆、全断面帷幕注浆加固围岩,治理效果前者欠佳、后者显著。 相似文献
190.
白云隧道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同时穿越F1,F2及F3 3个断层。在开挖至D3K334+733时发生了突水、突泥,为了消除其给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带来的极大影响,通过迂回导坑对隧道突水、突泥地段进行横向注浆及设置横向管棚,并结合正洞内全断面帷幕预注浆和大管棚,对该段进行了注浆堵水和加固处理。实践证明,所采用方法合理有效,拱顶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围,最终安全地通过了隧道突水、突泥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