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106篇
公路运输   456篇
综合类   524篇
水路运输   295篇
铁路运输   423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依据UIC510—3:1994规定的疲劳试验加载方法,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同左右曲线变换次数取值时高速货车转向架焊接构架及摇枕疲劳关注部位累积损伤的变化程度及规律。仿真结果及综合分析表明,当左右曲线变换次数取值变化并不十分显著时,其对结构疲劳损伤影响很小,样机疲劳试验中可直接应用UIC规范中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22.
对主动导向转向架的半车模型进行了多体动力学计算,并进行了滚动台试验,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将半车模型扩展为整车模型后,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导向转向架可以大大提高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23.
对材料8822H钢进行了接触疲劳试验,通过失效判据判定材料失效寿命,从而得出试验点数据,再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8822H钢接触疲劳P-S-N曲线。根据试验试样的失效形式,从疲劳剥落坑形貌及剥落坑深度2个方面对8822H材料的接触疲劳失效进行了分析,为齿轮的抗疲劳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某条提速线路曲线段的轨温及横向位移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了曲线段轨道结构在轨温变化时对轨排横向位移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轨温较低的情况下,列车荷载激扰等随机因素是轨排横向位移的主因;在轨温较高时,轨排横向位移的主因则是轨道温度力.曲线段轨排横向位移的波形差异性较大,在日常工务养护中应以缓圆点附近的曲线作为养护重点.  相似文献   
25.
竖曲线混凝土梁顶推施工很少见,北京市通顺路改建工程跨越京承铁路设计采用单孔128 m系杆拱,位于R2 300 m的竖曲线上。结合该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单孔128 m竖曲线箱梁顶推施工技术特点和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6.
结合新建大西铁路乔家山隧道黄土围岩超前预报实例,详细阐述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适用性、原理及操作要点。根据现场检测实例,验证其在黄土隧道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7.
深圳北站交通枢纽功能齐全、接口复杂。结合北站枢纽的建设实践,通过分析交通枢纽各交通功能的建设规模、主次地位和换乘关系,提出"功能布局立体化和流线组织管道化"的设计理念。通过集约化的方式统筹规划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功能齐全、运营高效、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自2011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客流快速增长,换乘方便,步行距离短,服务设施齐全,各方评价较高。全面阐述其相关原则、重点、要求和具体措施等设计实践,为其他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8.
轻轨系统作为一种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轻轨线路的平面曲线半径对线路的适用性、投资大小、换乘方便程度、施工难易程度、旅客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养护维修工作量等均有重要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轻轨线路的特点,分析确定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的基本原理,讨论影响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大小的...  相似文献   
29.
应用已有的车辆简化模型,借助反演设计理论,研究了缓和竖曲线的反演设计方法;探讨了依据车辆—路面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动力学评价指标,给出了缓和竖曲线反演设计的一般流程。该方法为开发宜人化路面CAD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在弈科0301发动机试验控制系统基础上开发了内燃机性能参数实时分析与处理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用、组成及试验方案的实现方法。通过对4100QB柴油机调整特性曲线与4100QBZ柴油机万有特性曲线的分析,可以看出该系统可实现内燃机台架试验、测试及特性曲线处理的自动化,提高了内燃机性能综合测试和分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