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8篇
  免费   1103篇
公路运输   4005篇
综合类   1559篇
水路运输   259篇
铁路运输   2090篇
综合运输   55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738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6 毫秒
421.
孙国庆 《隧道建设》2006,26(5):53-55
 以某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膏盐地质段施工为例,介绍在膏盐段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及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隧道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保证隧道建成后的运营安全及寿命,为以后类似地质段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2.
董世琪  毛明 《隧道建设》2006,26(5):60-62
阐述了十漫高速公路火车岭隧道绢云母片岩变质软岩区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对出口塌方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对塌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23.
郑建中  乔春生  徐干成 《隧道建设》2006,26(6):12-16,27
 针对富溪隧道左线出口段在围岩变形尚未稳定的情况下能否进行二次衬砌施工的问题,根据隧道变形监测结果推测衬砌施工后隧道的剩余变形,并据此计算出衬砌结构的内力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衬砌施工后产生的变形大小对其内力和安全性影响较大。若衬砌结构变形仅为剩余变形的6.5%,其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衬砌施工后内部应力普遍较小,未超过混凝土强度。这说明在围岩变形没有完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只要能够保证衬砌施工质量,可以提前施作二衬。  相似文献   
424.
乔怀玉 《公路》2006,(10):216-218
针对目前国内外长大隧道火灾救援这一前沿问题,从隧道火灾救援的组织规划、火灾情况下的消防系统、火灾情况下的通风组织、火灾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特点,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救援组织实施流程、安全可靠的消防系统、最有利的通风风速和风流方向,以及快速逃离火灾现场的行车方式。  相似文献   
425.
新七道梁隧道量测位移反分析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武  韩文峰  景韧 《公路》2006,(12):208-211
以新七道梁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平面应变边界元BM P 90程序,将围岩简化成等效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介质,将锚喷支护提供的支护抗力看成边界元上的分布力,根据收敛值和拱顶下沉值推求等效弹性模量和侧压力系数。然后利用反分析得出结果,对围岩的应力与变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26.
以宜(宾)-水(富)路K120 125剖面所在地段的边坡危岩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压力分散型锚索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对加固前后危岩体的应力、位移及安全系数进行对比,揭示了坡面结构体-预应力锚索-岩质边坡相互作用效应,为类似边坡岩体工程危岩段预应力锚索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7.
GPS在公路隧道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庭松 《公路交通技术》2006,(4):117-119,123
简述GPS用于公路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特点,运用GPS技术应考虑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重庆通渝公路隧道为依托,对GPS用于公路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可靠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28.
由于隧道受洞口立交及其上跨线的影响,使隧道洞口仰坡较高,因此,隧道仰坡的稳定,直接影响隧道进洞和隧道营运安全。介绍塘朗山隧道出口高仰坡在施工过程中变形的原因、仰坡的稳定性分析和采取的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29.
张哲强 《隧道建设》2006,26(5):41-42,46
南京地铁鼓楼站D2出入口通道,覆土厚仅1.3~1.6m,且通道上方有电缆线、给水管等。结合该工程对明挖顺作法和浅埋暗挖法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拟采用浅埋暗挖法。介绍了其结构设计及计算,施工方法及措施要点。该通道已顺利完成,既未影响中央路的正常交通,而且地面沉降、结构变形、工期、防水均满足要求,且其设计施工经验已成功用于其他车站出入口通道的施工。  相似文献   
430.
隧道底部溶洞顶板安全厚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孙彩红 《公路》2006,(5):228-233
以某公路岩溶隧道为背景,采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隧道开挖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隧道底部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各影响因素与安全厚度的相关变化规律,并用多元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能综合体现各影响因素的溶洞顶板安全厚度预测模型,从而为岩溶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