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7篇
  免费   3625篇
公路运输   7331篇
综合类   8007篇
水路运输   355篇
铁路运输   3830篇
综合运输   849篇
  2025年   204篇
  2024年   466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853篇
  2020年   810篇
  2019年   576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824篇
  2014年   1286篇
  2013年   1161篇
  2012年   1384篇
  2011年   1654篇
  2010年   1336篇
  2009年   1172篇
  2008年   1282篇
  2007年   1413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矿物纤维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动态模量试验、动态蠕变试验和车辙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矿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粘弹特性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物纤维掺入后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且纤维的使用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表明玄武岩矿物纤维能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劲度,而60℃时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因子增大。高温动态蠕变试验结果也表明,掺入矿物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流动值增大,达到流动值时循环荷载产生的应变和经历10 000次荷载作用后的应变均能得到大幅度的降低。与未掺矿物纤维相比,掺加0.4%矿物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由5 869次/mm提高到7 656次/mm,同时车辙深度减小,表明矿物纤维能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抵抗高温流动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52.
为研究建立公路路线设计标准车型,通过对西部山区双车道公路的实地交通调查,并结合我国在用车型统计,建立了各类营运车辆车型参数数据库;在详细统计分析现有车型的尺寸、载质量和功率质量比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以满足85%的车型外廓尺寸和载质量为标准,采用双因素聚类分析方法对各种车型的功率质量比进行聚类分层计算,根据外廓尺寸相近的原则进行归并后,提出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车型的小型车、大型车外廓尺寸分类标准。在此分类基础上,研究了用于公路纵断面设计的载重汽车动力性能标准,通过大量实地观测资料和统计分析,提出了载重汽车上坡动力性能曲线,建立了速度折减量与坡度、坡长之间的关系曲线,以速度折减量作为公路纵坡和坡长的设计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35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未设置右转专用相位的信号灯控制道路交叉口右转机动车流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冲突行为,包括冲突数据的采集和提取、右转车流受到干扰前后速度与过街时间对比分析以及机非冲突速度-距离模型。以现实交通数据为基础,通过软件提取右转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冲突数据,建立标准统一的冲突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右转车流正常行驶状态和受到干扰情况下通过道路交叉口时的车速和过街时间,并建立右转车辆距离机非冲突点不同位置时所对应不同速度的统计模型。研究结果对右转专用相位设立标准的建立和相应信号配时方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4.
为实现复杂工况下的车道线保持控制,建立了包含转向机构动态的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车辆在直道与弯道工况下的车道保持控制问题并提出一种自校正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引入sigmoid函数代替滑模控制中的符号函数并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自校正律,在自校正律的作用下sigmoid函数的边界层厚度以及切换...  相似文献   
355.
魏明  靳文舟  孙博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6):141-145,152
本文待区域公交车辆调度问题为"部分班次被一辆车完成"的集合划分问题,考虑车场容量、允许车辆加油及每辆车任务可靠度不低于某值等现实因素,建立以车辆数、车辆等待和空驶时间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根据问题特征,设计求解该问题的蚁群算法,在构建人工蚂蚁随机游走的图基础上定义解构建规则、信息素和启发式信息等.最后,通过一个...  相似文献   
356.
以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新区站为例,对"低进低出进站形式"的站前广场总体设计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了广场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组织,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57.
方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2-14,40,236,237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是上海市绿色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及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上海市及浦东新区"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分析了浦东新区中心区域内非机动车道网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58.
熊建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29-30,237,238
介绍了一种道路车流量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它由车流量监测装置、预警信号装置、违规抓拍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周边道路交通状况显示牌等组成,是一个集监测、预警、控制、指挥于一体的全自动、一体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359.
方琦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09-111,243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积水、内涝现象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而造成城市积水、内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环境的恶化,导致极端恶劣天气发生,一些高强度、连续性降雨频繁光顾人们的生活。这些高强度、连续性降雨大部分都是超过我国现有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的,因此,分析超标降雨下的城市积水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及应急措施,对于确保城市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该文从我国城市雨水排水设施的现状概况,城市积水、内涝的风险和标准的分析,超标降雨的预防及应急措施的制定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为如何应对超标降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60.
赵永臣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50-55,64,313
从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与堵塞问题着手,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单向交通设置的基本情况,论述了设置单向交通的基本原理;其次,从宏观角度对单向交通这种交通管制方式的设置条件、设置模式以及设置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混合交通的特性,阐述了单向交通与公共交通及自行车交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