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失去了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于其上的诸多权利和利益。目前的补偿安置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对其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模式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32.
伊轩轩  潘晓东 《公路》2011,(9):163-16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公路交通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路城市化现象趋势明显,导致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首先分析城郊公路的典型交通特征,并通过城郊公路交通事故分析深入探讨城郊公路事故发生与交通方式、交通结构、接入口密度以及饱和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城郊公路交通特征的变化将其分为郊区段、过渡段、市区段等3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33.
基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互动特征构建了耦合协调理论模型,对2000—2010年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和互动分析,并对“十二五”期间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灰色预测。结果显示:从耦合度的时序来看,2001年以来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系统一直处于拮抗阶段;从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来看,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从低度协调发展到高度协调;利用灰色C谴订(1,1)模型预测显示,在“十二五”期间,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偶和协调度达到0.8以上,二者达到极度协调。说明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逐渐达到一个良性均衡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34.
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城镇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尺度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的显著改变.本次论坛针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探讨了城市和城市群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保障.提出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载体,进行城市交通系统与区域交通系统,以及不同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规划建设.研究了需求管理对策与供给策略,认为在交通系统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战略与政策,对于保障城镇化的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5.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进程中存在某些已偏离了正常轨道或偏离轨道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为了提出警示,结合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通过梳理城市交通既往发展轨迹,从城市交通规划的法律地位、城市交通模式选择、城镇群与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决策的基础工作、“规模和效益”以及“公共交通优先和需求管理”的关系、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停车、交通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交通规划建设领域值得关注的十大倾向.  相似文献   
36.
通过IU比、NU比国际标准值法等方法,判断出江西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水平协调互动发展到二者偏差逐步拉大,近年又有协调的趋势,但二者偏差依然较大.剖析了江西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关系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并给出了协调二者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公共交通规划的新理念,包括从土地利用的角度研究城市交通需求的预测、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的选择和组合、绿色交通管理原则等,并阐明了以公交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8.
中小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水平的中坚力量。但伴随着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从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急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对我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从土地公交协调发展、线网层次合理布局、客流通道优先通行、城乡公共客运统筹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39.
为分析西部地区综合交通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协调关系,首先利用多因素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长期处于中度协调状态。然后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协整检验定量分析两者之间短期和长期关系及作用方向。结果显示,在短期,综合交通一体化对新型城镇化为正向冲击,作用明显,新型城镇化对综合交通一体化的冲击作用不明显,两者处于动态协调状态,未达最优;在长期,两者存在均衡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推动西部地区综合交通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0.
对城市、城市化以及城市发育作以简要概述,着重探讨了交通运输与城市发育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区位论强调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交通方式与城市发育的相互影响,交通网的完善与城市体系网络的相互影响,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时期对城市交通运输的认识是不同的,交通的地位逐渐从被动向能动转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交通运输由稚嫩走向混乱,最后趋于成熟和完善。逐渐趋好的交通也会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促进城市发育。总之,交通运输与城市发育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因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必要从城市的良好发育、合理的空间扩展上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