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43篇 |
免费 | 97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477篇 |
综合类 | 1970篇 |
水路运输 | 802篇 |
铁路运输 | 3808篇 |
综合运输 | 3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6篇 |
2024年 | 300篇 |
2023年 | 248篇 |
2022年 | 504篇 |
2021年 | 637篇 |
2020年 | 587篇 |
2019年 | 383篇 |
2018年 | 285篇 |
2017年 | 324篇 |
2016年 | 361篇 |
2015年 | 414篇 |
2014年 | 625篇 |
2013年 | 477篇 |
2012年 | 907篇 |
2011年 | 689篇 |
2010年 | 481篇 |
2009年 | 426篇 |
2008年 | 471篇 |
2007年 | 542篇 |
2006年 | 476篇 |
2005年 | 315篇 |
2004年 | 255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108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Sajjad Z. Meymand Alexander Keylin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Mechanics and Mobility》2016,54(3):386-428
Accurate and efficient contact models for wheel–rail interaction are essential for the study of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a railway vehicle. Assessment of the contact forces and moments, as well as contact geometry provide a fundamental foundation for such tasks as design of braking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prediction of wheel and rail wear, and evaluation of ride safety and comfor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theories for solving the wheel–rail contact problem for rolling stock. The well-known theories for modelling both normal contact (Hertzian and non-Hertzian) and tangential contact (Kalker's linear theory, FASTSIM, CONTACT, Polach's theory, etc.) are reviewe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mplifying assumptions for developing these models and compares their functionality.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for evaluation of contact models are also reviewed. This paper concludes with discussing open areas in contact mechanics that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for developing better models to represent the wheel–rail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42.
43.
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变形及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文献[1]推荐的竖向变形模式及文献[2]推荐的径向变形模式,利用弹性理论及桩 土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桩及桩周土的控制微分方程,并由此推出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加固区内桩及桩周土压缩量计算的解析算式,同时得出了桩、桩周土中竖向应力及桩侧剪应力计算的解析算式。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算例将本文方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也与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算例及模型实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对分析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规律及加固区的变形具有足够的精度,且该法计算工作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4.
45.
建立整数型轨道状态最优综合维修计划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高效的轨道不平顺养护维修,建立最优养护维修计划模型和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作业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养护维修时间为决策变量,以年度轨道不平顺平均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在考虑了一系列约束函数的情况下,建立了整数型轨道状态最优综合维修计划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利用现场的养护资源,从安全和舒适的角度出发来制定养护计划,该模型的建立从理论上解决了轨道不平顺状态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6.
为满足新能源电控系统开发的需要,长城汽车自行研制了一套适用于新能源车辆的多功能试验台,它可以实现快速原型阶段开发、整车控制器开发、电机控制器开发、DC/DC开发、飞思卡尔及英飞凌开发板试验以及手工焊接调试功能.本文对试验台的总体架构以及主要电路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7.
门式双排抗滑桩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支护结构,首先考虑前、后桩及连系梁作用,推导了滑坡推力作用下双排抗滑桩桩间土压力计算公式;然后,针对门式双排抗滑桩受力特点,将抗滑桩划分为受荷段与嵌固端,采用工程中常用的地基系数“m-k”法推导了各特征段的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前、后桩及连系梁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微分方程求解,建立了门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及位移计算方法.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