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4篇
  免费   377篇
公路运输   3126篇
综合类   1635篇
水路运输   879篇
铁路运输   1618篇
综合运输   35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分析产品在厂内的运输需求,根据生产条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产品的轻量化过渡车钩,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际使用状况,改进了车钩的设计,使其满足产品在厂内的运输使用。  相似文献   
102.
城市轨道车辆交通限界计算是保证车辆安全的基本要素,为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降低轨道交通建设费用,本文以大连市金州线B2型车为例,介绍了城轨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的计算方法,以期确定更为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车辆轮廓线和车辆限界。  相似文献   
103.
以南京地铁一号线为背景,挖掘分析FTGS-917型轨道电路故障数据,研究轨电位分布理论以及对信号设备的影响程度,并且进行放大滤波板故障与轨电位相关性的研究,对轨道交通信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轻量化地铁车辆多为以型材铆焊成型的铝合金车体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以保证旅客的乘坐舒适性。轨道随机不平顺是引起车辆强迫振动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分析轨道不平顺激励下铝合金地铁车辆车体的振动响应,为车体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详细分析了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车体结构特点,经过合理简化几何模型,建立了符合车体结构力学特性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以德国高干扰线路作为激励源,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MAS/Rail建立了铝合金地铁动车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并计算获得车体在转向架支撑处的动载荷。将所求动载荷施加于车体相应位置,在ANSYS软件中进行车体谐响应分析,计算了车体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的振动响应。结果显示,车体振动最大峰值频率与车体一阶扭转和一阶弯曲模态频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国内、外地铁车辆采用的两类紧急疏散门系统,从结构形式、疏散模式、承载及疏散能力等方面对这两类紧急疏散门进行研究分析与对比,并提出地铁车辆紧急疏散门系统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06.
介绍杭甬客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及方法。通过对桥上底座板的施工分析,做出合理施工方法及施工安排,确保可以在较短的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底座板施工。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电动汽车种类繁多、对整车控制功能需求各异、缺乏整车控制单元平台的现状,在对电动汽车控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32位汽车级芯片和扭矩控制为核心,设计开发了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单元软件和硬件平台,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单元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08.
分析国内轨道交通车辆选配的现状,指出车辆选配主要集中在常规制式车型上,虽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基本需求相适应,但也存在基于预测客流选配车辆的盲目性、相互攀比性以及忽视车辆综合拥有成本、保持适度规模与适度组合等问题。因此,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按线网层级划分的选配理论及优先发展策略,为今后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配提供清晰的思路及合理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09.
文章介绍了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制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分析了列车在不同制动模式下运行时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0.
对大功率电力机车的牵引缓冲装置变形吸能元件支撑板的功能、结构、主要工艺难点进行分析,介绍一种新型的加工工艺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其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