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96篇
公路运输   301篇
综合类   251篇
水路运输   263篇
铁路运输   182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针对既有单雷达测速系统在测速过程中易受列车颠簸、雷达安装情况等因素影响的问题,创新性地设计双雷达联合测速系统,介绍其测速原理,阐述其构成及优点,并将其测速结果与单雷达测速系统、激光测速系统进行对比.经试验验证,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为实现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高精度、高可靠度列车测速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52.
为提出符合我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质量状态的轮轨垂向附加动荷载取值,运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统计学理论,分析轮轨力统计特征值随车速、扣件刚度、簧上簧下质量与轨道质量状态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利用线路质量指数TQI管理标准作为表征线路质量状态的依据,仿真计算不同轨道质量状态下轮轨力随车速变化规律,进而提出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轮轨附加动荷载建议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轮轨力平均值与车辆静轮重基本相同;轮轨力标准差随车速、扣件刚度、簧上质量、簧下质量增大而增大,随轨道质量劣化而增大;当列车速度等于330 km/h且轨道质量状态较差时仿真得到的动力系数为1.99,速度大于330 km/h后大于无缝线路设计规范取值。  相似文献   
653.
介绍了集成设计与研制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电子管理操作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系统的硬件、软件和各种电器执行部件等;将其与某型柴油机进行配机试验验证与研制,结果表明,该电子管理操作系统设计合理、调速性能指标、自动保护及数据处理传输等各项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54.
以三好桥主塔竖转施工为研究对象,应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由塔架、主塔、钢绞线和提升装置组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协调四组提升钢绞线的运动关系,模拟钢绞线均衡平稳地提升大桥主拱并竖转到指定位置。通过仿真分析,确定钢铰线长度、提升过程、塔架受力、提升装置等工艺数据。  相似文献   
655.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的影响。分析表明,增设垂直接地极能有效减低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减小发变电站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减小季节因素对地网安全性的影响。但在有限的地网面积范围内布置过多的垂直接地极时,垂直接地极的效果将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656.
本文通过两个工程实例阐述悬挑式垂直双鼓一板护舷的胸墙模板工艺,解决悬挑式垂直双鼓护舷胸墙模板的施工难点,说明此类胸墙模板的结构体系、模板支拆工艺、成熟的细部构造和施工控制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57.
针对机车车辆螺旋弹簧的静应力测试,研究了测点布置位置,确定宜采用直角应变花进行应力测试;分析了弹簧垂向特性曲线不符合严格意义直线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疲劳试验中,研究了用其他试验方案等效相关标准规定的疲劳试验的方法。上述3个方面的研究,可以为验证和评定弹簧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8.
摩擦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军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2):65-68,99
研究目的:解决现行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桩-土体系的竖向变形相互独立的问题。 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桩-土体系的变形机理得出合适的荷载传递函数模型;其次,根据桩-土体系的变形协调原则对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针对现行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与桩-土体系竖向变形相协调的计算方法。 研究结论:以变形协调原则与荷载传递法为基础推导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能够解决桩基竖向承载力与竖向位移计算各自独立这一矛盾,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59.
景德镇白鹭大桥钢塔竖向转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介绍景德镇白鹭大桥主桥钢塔竖向转体施工和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整体提升技术在竖转过程中的运用及其控制措施,为今后类似桥梁施工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采用扳起法竖向转体施工——即在被扳起的钢塔上安装人字扒杆,扒杆和钢塔本身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然后选取锚点、拉索,由计算机控制钢塔转体,确保钢塔竖向转体施工安全成功。研究结果:历时9小时18分,钢塔成功竖转58°到位,合拢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偏差仅为2 mm,临时索力同计算相符。研究结论:对于长达88 m的钢塔,整体采用扳起法竖向转体施工为国内首创,竖向转体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这也是目前国内最新颖最先进的大型构件提升安装技术。  相似文献   
660.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and feeding on phytoplankton by adult female Calanus pacificus, Metridia lucens and Pseudocalanus newmani were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near the end of a phytoplankton bloom. Almost the entire Calanus population migrated out of the deep layer (108–50 m) at night but only about 30% came to the surface (25–0 m). Feeding occurred only at night and was equally high in the surface and intermediate layers, in spite of much higher food concentrations in the surface. Like Calanus, the entire Metridia population was found in the deep layer during the day but unlike Calanus, 20–50% remained in the deep layer at night and most migratory Metridi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urface layer. Metridia feeding at night was highest in the surface layer but significant feeding also occurred in both the intermediate and deep layers. Migratory behavior of Pseudocalanus was weak,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surface layer increasing from slightly <10% during the day to approx 30% at night. Feeding occurred in both surface and intermediate layers throughout the 24 h but was greater in both layers at night. The different migratory pattern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predator avoidance and feeding to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