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8篇
  免费   208篇
公路运输   1121篇
综合类   900篇
水路运输   1436篇
铁路运输   856篇
综合运输   8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大跨连续梁桥减隔震方案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1座(90+170+90)m城市大跨度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提出并比较分析两种减隔震设计方案。采用弹性反应谱法及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研究E1及E2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针对两种方案比较摩擦摆支座的力学参数取值及结构地震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1)对于大跨连续梁桥,由于纵桥向一联内仅设置一个制动墩,地震内力分布极不均匀;但横桥向结构内力分布较均匀,各墩联合共同受力;(2)采用摩擦摆支座,E2作用下各墩墩底截面纵、横向内力减震效果显著且各墩的内力分布趋于均匀,分布更加合理;(3)采用摩擦摆支座,E2作用下减隔震后的墩底内力通常小于E1作用下弹性反应分析结果。E1作用下摩擦摆支座是否允许滑动,对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显著。在实际设计中应认真加以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分析轮轨系统在地震荷载激励下的动力响应,根据振动力学和有限元理论,利用ANAYS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三维轮轨系统接触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轮轨之间的实际接触状态,计算在地震荷载激励下的轮轨系统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下轮轨接触应力是静力时的1.8倍,并且轮轨出现短暂的分离,接触区域的等效Mises应力有不同程度增大,车体加速度超出限值14.3%。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目前大型火车站常用的大跨度钢楼梯结构采用独立计算模型与站房结构联合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对比,揭示了楼梯结构在考虑支座复杂边界条件下杆件内力及自振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支座刚度对楼梯结构的内力及自振特性影响显著,是结构设计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同时,建议类似工程楼梯结构设计应采用与主体结构联合分析的方法,以获得在复杂边界条件下楼梯结构真实的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994.
青岛地铁隧道爆破开挖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青岛地铁3号线试验段工程为背景,通过对隧道掘进向地表振动速度检测试验,得到浅埋隧道开挖爆破不同作用类型炮孔引起的地表振动特性及其衰减规律,并在不降低循环进尺的前提下,提出有效的降振措施。研究结论:开挖掌子面上不同的炮孔爆破类型其衰减规律有所不同,随着爆破起爆段别的增加,衰减公式中的K值逐渐递减,α基本保持不变;根据K、α值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采取了增加中心孔优化掏槽方案、调整起爆顺序、减轻爆破夹制作用的措施,爆破振动降低到1.5 cm/s以下。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利用多通道的振动测试系统,对实际运营的深圳地铁某列车进行车厢内振动实测,了解其实际运行时的振动特性,考察车辆在相同运行速度和不同运行速度下的振动情况.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车辆客室振动的人体Z振级,讨论了车辆的垂向平稳性,总结了地铁车辆客室实际振动大小、振动频率范围与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广州地铁3号线车速为120 km/h刚性接触网环境,运用检测装置对3号线弓网系统进行试验,检测刚性接触网环境下的弓网接触力、弓头及框架的振动、滑板的温升等情况.分析了受电弓的动态性能,以及受电弓在刚性接触网下的振动、特别是列车高速运行时的振动情况,找出受电弓频繁故障的原因,为优化架空刚性弓网系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7.
利用ADXL001加速计自行设计了MEMS三相加速度传感器。探讨了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振动测量中的可行性。针对HXN5型内燃机车司机室操纵台的振动控制,利用自主开发的VTCL_DSP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对操纵台进行了系统的试验测试分析。针对被动隔振方法提出了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方案的试验验证,确定操纵台振动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98.
详细介绍重庆单轨列车的减振系统,根据单轨列车检修中的振动现象,对可能导致异常振动产生的原因,从结构、日常维护和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解决在单轨列车运行中在振动方面出现的部分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999.
从钢轨异常波磨研究反思地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近期北京地铁钢轨异常波磨治理研究过程从设计角度进行反思,包括振动控制技术的单一性、轮轨动力匹配等.提出今后轨道系统设计改进的思路与方向,包括设计应以实现其基本功能为核心、轨道减振设计应充分考虑其不利性、还"轨道减振"为"地铁减振"等,以及其他一些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既有线经提速改造后,因标准提高,出现涵洞地段原有的覆土厚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列车通过时引起较大振动,必须采取相应的轨道减振措施。调研常用的轨道减振方法,结合既有宁启线200 km/h提速工程实例,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对不同减振方案下车辆、轨道、路基的动力学指标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减振措施方案,不能满足时速200 km线路要求;减振方案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相关规定要求,能满足时速200 km线路要求。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综合分析施工方便性、整治后的工后沉降以及综合经济性指标后,对200 km/h提速工程涵洞覆土厚度不足地段得出以下结论:0.65 m≤覆土厚度h≤1.2 m地段,采用弹性长轨枕方案,覆土厚度h0.65 m地段,采取线路纵断面调整措施将覆土厚度调整至0.65 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