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8篇
  免费   225篇
公路运输   1211篇
综合类   936篇
水路运输   1021篇
铁路运输   655篇
综合运输   6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61.
在深入分析人的行为特征以及携行系统虚拟力矩控制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来克服摩擦及系统不确定性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原理设计了自适应虚拟力矩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下肢外骨骼的运动控制,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证明了此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2.
本文简单介绍了路基工作区的概念及确定标准;结合天津港地区的交通特点和地质条件,分别计算分析了天津港港区典型路面结构在标准轴载下及重载交通作用下的路基工作深度的影响机理和变化规律,提出天津港地区重载条件下路基工作区深度为2.0~2.3 m;同时,对该地区的路基提出相应处理方案,以更好的指导类似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963.
针对航运院校采用真实船舶动力设备系统操作训练存在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且缺少实船环境的缺点,本文以船舶压缩空气系统为例设计出一种虚实结实的动力设备操作训练系统,建立了压缩空气系统的三维实体模型和设备的数学模型,通过Unity3D实现了船舶压缩空气系统的场景漫游和虚拟操作功能,采用PLC控制技术实现了空压机组的控制功能,解决了PLC控制器与Unity3D之间数据交互问题,最终实现了通过实物控制箱控制虚拟的空压机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4.
由液体晃荡引起的冲击荷载主要与外部激励(激励频率和激励幅值)和装载率相关。大尺度物理模型实验通过运动平台在室内复现液舱的运动,进而实现在室内对储液舱内晃荡载荷的研究。因此,平台的运动能力、运动的精确性对液体冲击载荷的实验结果非常关键。为了研究不同类型运动平台的运动性能及其对储液舱内冲击载荷的影响,文中以大比尺二维矩形舱为模型,分别在单自由度运动平台和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开展系统的液体晃荡冲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仅考虑水平运动,单自由度平台的精度要高于六自由度平台;在个别工况下,两个平台下冲击荷载时程和特征值的对比结果出现了一定差别,但是晃荡冲击荷载的整体趋势基本一致。通过评价单自由度和六自由度两种类型的运动平台在液体晃荡研究领域应用的适用性,为大尺度室内晃荡模型实验中运动平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5.
作为一款时域电子测试仪器,示波器在科研、电力、医疗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性能强大的数字示波器应运而生,同时,自动控制技术的普及使得数字示波器自动校准检定成为可能。论文以最新的数字示波器检定规程GJB7691‐2012为基础,针对新规程在检定与计算方法上的调整进行了分析,结合虚拟仪器与数据库技术完成了一种基于FLUK E9500B的通用数字示波器自动检定系统的设计,并就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并在计量工作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66.
基于全弹道控制分析的水下航行器攻击模型视景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并建立高空滑翔水下航行器的虚拟现实的视景仿真系统,分析水下航行器全弹道控制并在视景仿真平台下实现水下航行器全弹道多状态攻击轨迹模型。高空滑翔水下航行器姿态变化快,背景参数复杂,视景仿真中会出现局部模型快速变化或者模型分离的难题。提出采用DOF和Switch节点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其Matlab Simulink仿真模型,计算高空滑翔水下航行器的六自由度数据,通过Matlab的“To Workspace”模块将六自由度数据输出并存档。在VC++6.0环境下编写Vega应用程序,读取运动参数,应用LOD技术在不降低显示速度的同时提高仿真视觉效果。仿真实验和测试效果表明,系统实能实现水下航行器在空中滑翔、低空突防、滑翔翼脱离以及水下攻击等多状态的水下航行器运动弹道轨迹和视景仿真效果,以及运动控制参数的同步跟踪,不再会因局部模型快速变化和模型分离而失真。为分析空投滑翔水下航行器的运动轨迹提供了数据支撑和视景平台支持,对展开高空滑翔水下航行器的弹道控制研究和试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67.
采用非线性瞬态动力学分析软件MSC.Dytran,以某舰船舱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单层舱壁结构设计分析。根据结构加筋形式的不同,将舱壁结构分为三角管型舱壁、半圆管型舱壁及方管型舱壁3种。利用MSC.Dytran,对不同舱壁结构形式在空爆载荷作用下的能量吸收、变形和加速度等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新型设计的舱壁结构与传统板筋舱壁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比较发现,方管型舱壁的抗爆抗冲击效果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968.
采用黑箱模型理论建立了船舶多功能舱室动态负荷数学模型,经分析求解,获得了某典型欧亚远洋航线上的船舶动态负荷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船舶空调负荷随航区、航行时刻发生显著变化,通风负荷占总负荷的51.92%,而舱壁导热、辐射负荷仅分别占总负荷的7.47%,6.68%;同一航区同一时刻,各功能舱室负荷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684倍;此外,运用回归分析知,可变舱室负荷的91.72%受室外温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9.
采用空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活荷载分布方式、拱圈混凝土的强度、拱圈面内的抗弯刚度、矢跨比和初始几何缺陷等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拱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拱圈混凝土的强度、拱圈面内的抗弯刚度和矢跨比是决定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的3个关键设计参数;初始几何缺陷会降低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但降低的程度很小,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该参数的影响;矢跨比在一定范围内取值时,随着矢跨比的降低,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能力也随之减弱,且不同的矢跨比取值范围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70.
以国外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基础,采用无侧限抗压测试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对静压成型试件的空隙分布不均匀性进行了验证,对试件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静压成型切割试件,并对2种试件的空隙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Vander Poel公式,确定了荷载频率。采用有间隙的加载模式,以试样达到稳态振动为基本原则确定了荷载循环作用次数,并以最后5次的平均应变峰值计算动态模量。确定了荷载级位与应变测量方式,并选取处于稳定期的试验数据作为最终的试验结果。测试了静压成型切割试件的动态模量,计算了动态模量均值、均方差与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静压成型切割试件的空隙率平均为4.2%,远小于静压成型试件的空隙率平均值6.5%,而且离散性较小,试件空隙分布均匀,较静压成型试件更接近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且在荷载作用下更容易达到稳定状态;Haversine荷载波形、10 Hz荷载频率、0.9s荷载作用间隙时间和0.7 MPa荷载级位较接近行车荷载的作用;采用顶面法测量试件变形;当荷载作用次数为200次时,认为试件已达到稳态振动,所以荷载循环作用次数取200次;对于单个试件,选取第3~5次的试验数据计算其动态模量,如第5次与第3次试验动态模量差值大于等于200 MPa,应将试件废弃;3种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为1 650~2 970 MPa,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小,均方差为100~230MPa,变异系数为5%~9%,可见,试验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