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7篇
综合类   70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战略装车点选址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建立区域战略装车点的政策性原则和关联因素,并根据铁路运输生产实际模拟了在供需均衡条件下选站建点系统架构,构建战略装车点多点选址多类变量混合0-1非线性规划模型(MSLSLP)。模型以社会总成本最小化为出发点,协同考虑决策者和客户双方利益,将选站建点的改扩建费用、可变费用和代表客户利益的运输成本共同纳入目标体系。将建立战略装车点后的运输特点要求与相关选址模型的共性约束相结合构造约束条件,使其更具针对性。最后,以相当规模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阐述了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机械构成和工艺流程,并就该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设计原则、控制方式的选择,以及硬件和软件设计,加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3.
技术站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到发线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建立了一个计算机编制到发线运用计划的二次0-1规划模型,并将该模型化解为两个简单的0-1规划模型,简化了求解难度,提高了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54.
城市轨道交通跨站停车方案优化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人均乘行距离不断增长,使得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的列车停车方案成为必要,以满足越来越多乘客出行的需要.介绍轨道交通列车不同的停车模式,分析轨道交通跨站停车模式下影响乘客出行时间的相关因素.建立基于乘客总体出行时间节省最多的轨道交通列车跨站停车0-1整数规划模型,利用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模型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禁忌搜索算法用于该问题求解的优越性,得出最优轨道交通列车跨站停车方案.对与目标函数值相关的列车发车间隔、停站时间和最高运行速度等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调节跨站运营条件下的发车间隔和停站时间可使目标函数,即乘客总体出行时间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5.
针对目前舵传动拉杆容易腐蚀的问题,对0Cr17Ni4Cu4Nb、18Cr2Ni4WA等几种常用不锈钢材料进行了腐蚀试验对比分析,实海潮差腐蚀、盐雾/干/湿交替循环腐蚀、动电位极化及人工海水全浸腐蚀试验结果表明,0Cr17Ni4Cu4Nb材料可用于拉杆耐腐蚀材料并优于目前舷外拉杆材料。  相似文献   
56.
文章讨论了近年来出现的波浪耦合数值模型,并建立了一个前域采用考虑底摩阻的0-1型BEM方法,后域采用VOF方法的双向耦合的波浪数值模型(0-1BEM+VOF模型)。应用模型计算了平缓岸坡上规则波的传播与破碎,并通过与物模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0-1BEM+VOF波浪耦合数值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波浪的传播与强非线性变形,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7.
杨景瑜 《水运工程》2014,(8):172-175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箱型结构的受力特点,采用MIDAS进行实体单元的模型分析,找出腹板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改善腹板受力的措施,为同类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为了快速方便地制定存放舰船内部集装物资的方案,针对物资存放问题的特点,提出基于0-1整数规划的舰船内集装物资存放方法,包括问题的形式化描述、一般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基于AHP的集装物资价值量评估方法、基于0-1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以及加速该模型计算的建议。最后,通过实例的规划求解和运用CAD进行布置,证明了0-1整数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现有工程建设大多面临着直接、机械式的制约后续工程建设用地、后续工程建设持续发展困难的问题。文中从虚工作既不占用时间、也不占用社会生活环节的资源,但它具有时间指标、时间属性虚资源这个角度.提出采用无机动时差的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图所实现的“虚工作”的虚特性,解决占地、后续工程持续发展困难等问题的方法。它从虚工作(具有时间属性)的维系客观背景所带来的新的工程客观条件和合乎社会的时代步伐、节拍基础上,解决了工程占地、资源重复利用方面的困扰。它能够满足地区或国家建设领域的稳定、安全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0.
An experimental sediment dump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Mecklenburg Bight in June 2001. Foraminiferans and ostracods from superficial sandy sediment were studied in a time series from before dumping until March 2004 in order to assess changes in associations and recolonization patterns of both groups. Additionally, an area sampling covering the dumping site and its surroundings from 15.5 to 20.7 m water depth made it possible to compare associa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dumping area as well as the water depth dependent distribution of foraminiferans and ostracods. Salinity values vary within the high alpha-mesohaline and low polyhaline range. The dominating species are Ammotium cassis (Foraminifera) and Sarsicytheridea bradii (Ostracoda). The diversity is low (Fisher alpha index from 0.4 to 3.2 for foraminiferans and 1.0 to 2.5 for ostracods), but higher within the dumping site samples. These higher values are explainable by input of allochthonous tests and valves representing additional species. After the sediment dumping it took two and a half years to re-establish the total foraminiferan association and the total foraminifer/ostracod ratio within the dumping site. Total foraminiferan abundance increases remarkably with water depth (mean 83 tests in 100 ml) driven by higher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more suitable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values within the zone of the oscillating halocline. The distribution of shallow water species such as Cribroelphidium excavatum, Eucythere argus and Hirschmannia viridis, within the transient water layer A. cassis, Nodulina dentaliniformis, S. bradii and Palmoconcha laevata and below Eggerella scabra indicate the depth position of the halocline. Water depth and sediment dumping influence ar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foraminifer and ostracod associations within the study area. However, a significant sedimentological difference between sampl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dumping area is not recogniz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