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85篇 |
免费 | 130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553篇 |
综合类 | 4183篇 |
水路运输 | 3116篇 |
铁路运输 | 1765篇 |
综合运输 | 7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336篇 |
2023年 | 233篇 |
2022年 | 421篇 |
2021年 | 497篇 |
2020年 | 515篇 |
2019年 | 421篇 |
2018年 | 414篇 |
2017年 | 463篇 |
2016年 | 407篇 |
2015年 | 587篇 |
2014年 | 852篇 |
2013年 | 706篇 |
2012年 | 1003篇 |
2011年 | 982篇 |
2010年 | 802篇 |
2009年 | 721篇 |
2008年 | 691篇 |
2007年 | 914篇 |
2006年 | 745篇 |
2005年 | 462篇 |
2004年 | 298篇 |
2003年 | 204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149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公路货运系统进行了综合、动态的分析,在具体分析公路货物运输系统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道路运输需求及供给的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进行公路货运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41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选取2001~2005年我国客运运量数据,分别建立了铁路、公路和民航客运周转量的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精度等级较高。应用所建模型进行了2006~2010年客运周转量预测,并对照2006年实际运量数据,证明预测结果精度较高。最后讨论了GM(1,1)预测模型在运量预测实际应用中的指标选取、模型检验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13.
利用存贮论知识,研究了一类订货销售存贮模型。考虑到在现实中往往存在订货批量折扣现象,因此在模型中假设有批量折扣,同时假设需求速度是连续的、均匀的;允许发生缺货,并产生缺货费用。库存系统的平均总费用包括订货费用、存贮费用和缺货费用。据此建立有批量折扣且允许缺货的订货销售存贮模型,使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并利用数学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确定了最优订货批量和最优订货周期,以及平均每天的最小总费用。 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14.
本文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DUO)配流问题的双层变分不等式(VI)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选择出发时间和路径,使得乘客在任意时刻都能够选择负效用最小的出发时刻和阻抗最小的路径。文中用基于混沌优化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这个双层变分不等式模型,其结果不仅能够告诉出行者应该在什么时刻出发,而且还能够计算每个小时段的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从而达到对行人进行诱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415.
�����������ȷ��������Ŀ������Ż�ģ���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有效的公交车辆发车间隔优化模型是优化调度方案、改善公交服务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分析现有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客流变化规律,对发车间隔采用分时段多目标组合优化处理的思想,建立了以乘客和公交企业运营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公交车辆调度发车间隔模型,并采用广州市公交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该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416.
为了评价和预测不同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建立通用的统计模型,作者首先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与人口规模、机动车保有量、道路里程以及人均GNP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性选择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并建立万车死亡率与人均GNP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计算结果与校核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评价和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模型对交通管理者提高交通安全性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17.
考虑板式橡胶支座的弹性约束作用、地基弹性变形的影响,用能量法对高桥墩墩顶水平位移进行计算与分析;算例表明,对具有板式橡胶支座的弹性地基高桥墩的设计计算,支座对高桥墩弹性约束和地基的弹性变位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18.
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可导致地表沉降过大,从而破坏地表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通过微观破坏分析模型、塑性极限分析模型及楔形体极限平衡模型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详述,并指出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几个重点:应考虑水土耦合作用;应考虑开挖面地层的变异性;应考虑掘进参数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应加强研究进出洞的切口压力控制.分析结果为完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理论及指导现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419.
AR自编码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编码扩频通信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滤波的方法从信源序列中提取扩频码的AR自编码扩频系统,并对该系统的误码性能和多址通信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AR自编码扩频系统改善了普通自编码扩频系统的误码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多址能力,为自编码扩频通信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选的方案. 相似文献
42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悦敏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46-48
预测是数据分析的基本任务之一,传统方法对非线性数据的预测不易找到简单而有效的模型,神经网络的产生为处理非线性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文中运用智能计算技术建立了BP网络模型。通过珠江三角洲天河水文站的水位预测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有较好的泛化能力,预测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