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463篇
综合类   435篇
水路运输   221篇
铁路运输   195篇
综合运输   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在工程应用中,对于波浪作用下的护岸工程,护坡通常采用面层-垫层-堤心土的设计模式,其垫层一般采用反滤层结构。但在实际工程中垫层结构往往被简化,直接将土工布铺设在砂层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主要针对这种垫层结构在波浪作用下所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结论:当面层渗透系数小于垫层渗透系数时,在垫层内部会产生对面层的上举力,从而可能引起面层失稳。该成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2.
路面结构层间铺设聚酯玻纤布可有效地延缓反射裂缝病害的发生,其黏附性对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至关重要。对采用乳化沥青等四种粘结材料的试件分别进行层间滑移剪切试验和层间挤压剪切试验,对比研究四种不同粘结材料的抗剪强度以确定最佳粘结材料;通过试验研究层间粘结性能随用量的变化趋势,确定了最佳用量。研究表明铺设聚酯玻纤布下的最佳粘结材料为SBS改性沥青,其用量不得低于0.45kg/m~2,最佳用量为0.93kg/m~2。  相似文献   
183.
碎石层缓冲差异沉降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碎石层对差异沉降的缓冲性能,设计了模拟差异沉降试验箱,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碎石层缓冲差异沉降的效果;在碎石层缓冲差异沉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松散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设计了碎石层二次松散系数测试箱,并分析了粒径大小、颗粒形状、内摩擦角与二次松散系数的关系。根据常见的沉降曲线形状推导了相应的碎石松散边界方程,并由此分析了影响碎石松散区域大小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碎石模拟试验箱的设计及试验是成功的;碎石层散体材料可以缓冲差异沉降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二次松散的性能;二次松散系数随碎石粒径及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大,且同粒径卵石的二次松散系数总是低于碎石;沉降最大值及二次松散系数是决定松散区域厚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4.
长寿命沥青路面沥青层力学分析及其层位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标准,参考国际成功的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选取不同的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参数,如结构层厚度、模量和泊松比等,采用BISAR3.0路面力学计算程序计算不同深度处的力学响应,分析其计算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其力学响应规律具有普遍性,在综合考虑各种结构层材料性能与厚度条件下,沥青层内0~7 cm为高受力复合区域,是各种损坏最易发生区域;沥青层最大拉应变易出现在沥青层表面和沥青层底面,是产生路表开裂和沥青层底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沥青层合理划分为3层,分别为磨耗层、联结层和下承层,给出了各结构层应满足的力学性能要求及厚度范围。  相似文献   
185.
硬壳层的存在改变了地基的受力状况,使地基土变为双层的受力模式。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硬壳层软土地基界面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硬壳层对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有助于确定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从而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86.
为了有效地处治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增强其抗水害能力,目前对于沥青路面层间连接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传统封层材料优缺点的分析,提出加强封层新材料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重点对封层新材料“久太克”的性能特点和推广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价,可为封层的应用和施工带来一些有用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7.
强震区隧道洞口段减震的振动台模型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就山岭隧道而言,洞口段往往是震害最严重的部位。为了研究强震区隧道洞口段设置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对隧道结构进行了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从衬砌的应变、加速度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减震层的减震作用明显。最后,对试验中的地表地震裂缝的震害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8.
介绍JJ91硅质密实剂技术特点及在屋面工程中的施工过程,分析了采用这种新材料新工艺所取得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9.
基于复合材料箱梁理论,引入夹芯箱梁分析模型,由最小势能原理导出含耦合关系的夹芯箱梁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并给出了一般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90.
为了研究寒区隧道的防寒保温设计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外界气温、围岩地温以及有无保温层等条件下寒区隧道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和保温层适应性研究,并采用叠加原理、分离变量法和贝塞尔特征函数建立列车风影响下寒区隧道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分析有无列车运行条件下寒区隧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二衬后出现负温分布对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将二衬后不出现负温分布作为寒区隧道保温措施的控制指标;在不考虑列车风影响条件下,保温层法最佳适用于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15℃的地区,当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围岩地温低于5℃时,保温层法应与主动保温措施相结合;当列车运行速度为300km/h、运行间隔为30 min时,通车与不通车相比隧道洞内中间位置平均气温下降约1.22℃,二衬后沿隧道进深方向出现负温的距离约增加3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