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66篇 |
免费 | 119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126篇 |
综合类 | 6860篇 |
水路运输 | 4168篇 |
铁路运输 | 3239篇 |
综合运输 | 6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315篇 |
2021年 | 493篇 |
2020年 | 590篇 |
2019年 | 382篇 |
2018年 | 341篇 |
2017年 | 391篇 |
2016年 | 347篇 |
2015年 | 598篇 |
2014年 | 1210篇 |
2013年 | 1046篇 |
2012年 | 1519篇 |
2011年 | 1605篇 |
2010年 | 1235篇 |
2009年 | 1272篇 |
2008年 | 1456篇 |
2007年 | 1797篇 |
2006年 | 1699篇 |
2005年 | 1027篇 |
2004年 | 640篇 |
2003年 | 422篇 |
2002年 | 300篇 |
2001年 | 269篇 |
2000年 | 162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交汇区域(路网结合部)拥堵日益严重的现状,综合考虑异构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与转换需求,基于多智能体和局部感应控制思想,对路网结合部匝道控制模式进行分析,建立单点CPSO-RBF-PID 匝道控制模型、关联主线多匝道一致性协同方法和不同主线间匝道竞争性协同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路网结合部进行网络拓扑,建立基于分布式网络多智能体的匝道协同控制方法.并选取相应路网结合部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能够起到有效地稳定路网结合部交通流密度,缓解结合部区域交通拥堵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路段交通流动态加载是动态交通网络分配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路段交通流动态加载中,离散形式或者连续形式的点排队模型被广泛使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流体逼近的连续型点排队模型,克服了原有点排队模型中排队负值的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原有点排队模型实质上属于具有单一服务台和无限容量的排队模型,基于流体逼近的思想重新定义了原有点排队模型.其中3 个主要部分是流量守恒模型,车辆流出模型和时间相关的服务台模型,这3 个模型全部都是连续的.由于连续点排队对计算需求较高,本文将连续的排队模型离散化,模拟了3 种不同场景下车辆驶出、路段排队情况.本文模型克服了原有点排队中的负排队现象,并且排队过程满足先进先出的原则,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993.
根据船、机、桨关系, 以船舶动力装置的能量传递为基础,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主机能效模型。以某内河旅游船舶为研究对象, 根据船体与主机参数, 利用回归多项式法得到螺旋桨敞水特性曲线。在船舶上安装了油耗仪等传感器, 采集了主机瞬时油耗、船舶对地航速、对水航速等数据, 并计算了主机的实际能效。针对实船采集数据, 分析了航道水流速度的分布特征。基于仿真模型, 计算了船舶在不同航道水流速度与对水航速下的主机能效, 比较分析了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 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 航道水流速度偏度为-0.033,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船舶实际主机能效与对水航速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相关系数为0.824的散点分布; 船舶主机能效模型能够精确地表征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主机能效水平及其变化规律, 误差不大于10.5%。 相似文献
994.
首先对装备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参考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概念和国内学者提出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论述,提出了新的三维风险管理体系概念模型,对结构、要素进行了定义和阐述,对其理论指导作用和实际使用意义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对装备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和理论研究起到参考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上海港运用各种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如RTG油改电、混合动力、橡胶轮胎翻新、门机变频改造、高杆节能灯等,结合有效的管理,持续不断地开展节能创新工作,优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建立了闽江下游河道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对枯水大潮条件下闽江下游河道沿程各断面的潮位、流量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合历史实测资料,对闽江下游河道枯水条件下水动力特性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河道潮区界、潮流界上溯明显,南北港涨潮流规律有所不同,南港分流比达30%左右,回复到1985年前水平,而干流及南北港河道河床严重下切是枯水动力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