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4篇 |
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10篇 |
综合类 | 321篇 |
水路运输 | 824篇 |
铁路运输 | 226篇 |
综合运输 | 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46篇 |
2011年 | 121篇 |
2010年 | 103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现有检测方法分析表明,高速列车车体薄壁型材激光-MIG复合焊焊接结构内部形状复杂,板厚度较薄,常规焊缝焊接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不易实施。针对此问题,提出超声爬波检测工艺,通过设计型材结构试块和人工模拟缺陷试块,研究型材结构对超声爬波检测的影响。利用该检测工艺对实际焊接试块进行检测,并与X射线检测及有损试验(拉伸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超声爬波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X射线对于气孔和未焊透缺陷检测效果良好,但由于检测方式与防护特殊,检测速度缓慢,不能满足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薄壁型材焊接结构现场检测需求,可作为辅助的检测手段,用于少量抽查检测;超声爬波可检测当量大于等于0.25mm的未焊透焊缝,爬波检测结果与实际未焊透缺陷对应良好,可用于铝合金薄壁型材复合焊接头焊接质量检验。建议以10mm×0.2mm×0.5mm刻痕的回波幅度作为焊缝是否合格的判据。 相似文献
862.
863.
864.
铝合金铁道车辆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apan Isamu Miyazaki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6,(2)
文章介绍了随着铝合金等材料技术的发展,车体结构与焊接技术取得的新进展。具体阐述了车体结构从外板与骨架构成的单壳车体结构,向用空心挤压型材制成的全外壳车体结构发展的过程,以及接合技术从MIG点焊发展到摩擦搅拌焊的过程。 相似文献
865.
通过对一些钢材在低温下焊接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低温环境下(-50~50℃)运行的电力机车结构用钢钢种。 相似文献
866.
冉龙华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2):19-21
公路或铁路路基填筑完后 ,因前期施工过程中导线不通视及施工误差等多种原因 ,会出现直线与曲线不能闭合的情况。分析铁路定测时线路平移原理 ,导出了计算式 ,并应用于新长铁路江阴区段站的牵出线曲线调整和站线曲线调整 相似文献
867.
构架是机车车辆的重要承载部件,控制其侧梁的焊接残余变形至关重要。以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采用APDL语言对侧梁进行焊接变形数值仿真计算,并对侧梁进行现场跟踪测量。其焊接变形仿真计算结果与测量值基本吻合,误差在7%之内。以此仿真模型为基础,以焊接弯曲变形为目标函数,采用多层优化计算,对焊接顺序和方向进行数值仿真优化,得到最优方案。最优方案与现用方案相比,可使弯曲变形量降低34%左右。通过数值仿真优化所得的焊接方案可为焊接变形的控制、焊接工艺设计的选择和预留变形量的确定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68.
针对预涂底漆钢板焊接时出现气孔的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试验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措施,并在生产实际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9.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