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3篇
  免费   169篇
公路运输   958篇
综合类   410篇
水路运输   273篇
铁路运输   272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61.
预弯复合梁是钢—砼复合而成的一种既具有钢结构的某些特点,又具有预应力钢筋砼的某些特点的受弯构件。文中介绍了有关预弯复合梁的工作机理、施工工艺、力学特性及设计计算方法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2.
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变形及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杰  张可能 《铁道学报》2003,25(3):107-111
基于文献[1]推荐的竖向变形模式及文献[2]推荐的径向变形模式,利用弹性理论及桩 土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桩及桩周土的控制微分方程,并由此推出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加固区内桩及桩周土压缩量计算的解析算式,同时得出了桩、桩周土中竖向应力及桩侧剪应力计算的解析算式。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算例将本文方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也与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算例及模型实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对分析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规律及加固区的变形具有足够的精度,且该法计算工作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3.
连续结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板裂缝宽度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侯文崎  叶梅新 《铁道学报》2003,25(1):109-112
连续结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板裂缝宽度控制是施工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笔者受设计部门委托,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施工方法,例举并阐述了多种裂缝宽度控制方法及其原理,对其控制效果作了综合比较。对高速铁路(40 50 40)m连续结合梁初步设计方案提出了建议,已供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4.
There is currently a strongly growing interest in obtaining optimal control solutions for vehicle manoeuvres, bot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optimal vehicle behaviour and, perhaps more importantly, to devise improved safety systems, either by direct deployment of the solutions or by including mimicked driving techniques of professional drivers. However, it is non-trivial to find the right combination of models, optimisation criteria, and optimisation tools to get useful results for the above purposes. Here, a platform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se aspects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state-of-the-art optimisation tool together with adoption of existing vehicle chassis and tyre models. A minimum-time optimisation criterion is chosen for the purpose of gaining an insight into at-the-limit manoeuvres, with the overall aim of finding improve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future active safety systems. The proposed method to trajectory generation is evaluated in time-manoeuvres using vehicle models esta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We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ntrol solutions for three manoeuvres using tyre and chassis models of different complexities. The results are extensively analysed and discussed. Our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the tyre model has a fundamental influence on the resulting control inputs. Also, for some combinations of chassis and tyre models, inherently different behaviour is obtained. However, certain variables important in vehicle safety-systems, such as the yaw moment and the body-slip angle, are similar for several of the considered model configurations in aggressive manoeuvring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65.
重点介绍了进口和国产复合岩棉板在我国船舶工业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国产复合岩棉板应用的成功经验,并介绍了几种新型内装材料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66.
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铁路CFG桩复合地基上的铁路路堤为柔性基础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研究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均表明,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及桩间土的沉降和受力规律与刚性基础差别较大,桩的荷载分担比差别也较大,故目前采用刚性基础的方法确定铁路柔性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不合适的,而柔性载荷试验可以更好地反映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实际受力情况。因此,建议采用柔性载荷试验确定铁路柔性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7.
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吸水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在最近几年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文研究的是以丙烯酸、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为原料,用较简单的工艺制备高吸水能力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所吸水分可达其自身重量的数百倍,具有如此高的吸水能力,是由于分子链上的亲水基因与水结合时,分子链扩张所致。这一扩张与交联度、水溶液的pH值和KCl浓度密切相关,文中考察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其吸水性的影响。本吸水材料的生产并不产生“三废”,适当添加骨料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8.
应用ANSYS软件,完成了东风EQ140型汽车车架的刚度分析过程。通过建模、加载、解算及后处理等一系列步骤获得车架的扭转变形及应力,揭示出车架横梁在后桥支撑点存在扭转变形最大的问题,为车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9.
本文介绍了获得非晶态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复合镀层在晶化条理过程中,显微硬度及磨损量的变化情况,得到了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晶化处理条件,同时还研究了SiC粒径及共析量对复合镀层磨损量的影响,并对镀层的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0.
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分别建立了灰土桩复合地基和未经处理的黄土地基上铁路路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轨道不平顺法模拟列车荷载,分析计算了在不同速度列车荷载作用下不同路堤高度下地基土中动应力的分布,得出了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和地基瞬时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