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8篇
  免费   280篇
公路运输   1120篇
综合类   1420篇
水路运输   1171篇
铁路运输   1040篇
综合运输   16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结合京沪高铁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风屏障基础施工的底面及侧面凿毛、打眼(竖向钻眼与水平钻眼)、清孔、注胶植筋、钢筋绑扎、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2.
在铁路地道桥施工中,电缆的保护十分重要。对电缆保护的传统方法包括改移和基坑内设桥架两种,成本高,工期长。为优化电缆的保护方法,依托于悬索桥的原理研发出一种临时铁路地道桥电缆悬索桥架。该桥架以型钢桩作为索塔及锚碇置于基坑两侧,将钢丝绳作为悬索将电缆吊起,通过紧线器作为吊杆以调节电缆所产生的挠度,在保证电缆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电缆对施工的干扰。  相似文献   
83.
以温州市某大桥为例,分别考虑风荷载的平均成分和脉动成分对车桥系统的影响,建立了风荷载作用下三塔悬索桥的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并根据势能驻值原理及形成结构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导出了车桥系统的空间振动方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计算与分析了该桥列车通过时的桥梁动力响应和列车走行性。研究结果为三塔悬索桥的动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简单介绍了西门子LZB 700M地铁信号控制系统的基础配置,以此为基础详细叙述了ATP系统的构成,轨旁ATP单元设备的配置及其功能,轨旁ATP控制单元在列车自动运行防护监控中遵循的原则及在西门子列控系统中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85.
分析过走防护的概念,介绍若干过走防护的措施,并简单描述我国铁路过走防护的现状。  相似文献   
86.
论述重庆跨座式单轨采用的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的构成、技术特征和在运营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在采用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时的安全管理、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在车辆段、地面正线等区域的使用中,尽管1500V接触轨系统比柔性架空网存在较高的触电风险,但如果运营公司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隔离设计,以及强有力和细致的现场管理,就能够防范其带来的风险,确保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87.
基于自主研发的真实道路来流参数测量系统,对多地区、多场景真实道路行驶来流湍流强度进行了测试,发现车辆道路行驶时来流湍流强度远高于风洞水平,道路平均湍流强度为4%,沿海地区湍流强度最高可达20%,在跟车或超车时湍流强度可达 28%。在汽车风洞内模拟了道路行驶跟车、超车等试验场景,对测试车辆气流环境进行了采集分析。结果表明,跟车和超车时,后车来流湍流强度较高且伴随有速度损失,湍流强度及速度损失大小与前车尺寸和跟车距离有关,湍流强度分布范围为2%~33%,与道路实测相当,且速度损失最大为19%。进一步探究了前车放置角度、风洞风速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定量调节的方法。完成了双车风噪测试,结果表明,风洞内高湍流强度环境车内风噪测试调制频谱结果与道路行驶测试结果相符,车内风噪频谱曲线差异主要集中在小于70 Hz的低频段。  相似文献   
88.
洞庭湖大桥拉索风雨振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伏晓宁 《公路》2003,(2):14-18
随着大跨径斜拉桥的不断建设,斜拉索的减振特别是风雨振的控制已成为该类桥梁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岳阳洞庭湖大桥建成通车后已发生多次强烈风雨振,在对应用磁流变智能阻尼减振技术控制风雨振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该技术控制拉索振动的实际效果,证明该阻尼器是拉索风雨振控制的有效手段。岳阳洞庭湖大桥全桥安装磁流变阴尼器后,加速度响应降低为原加速度的1/20-1/30。  相似文献   
89.
吴华金 《公路》2003,(4):125-131
针对高速公路进山后,横断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谈坡色变”的修山“景观”——高边坡存在的风险及质量、投资和工期上的潜在隐患以及大面积破坏自然环境引起的水土流失,甚至降低了高速公路抗灾防灾能力等问题,结合近年来的探索和思考,提出避免和减少高边坡数量(高度和处数)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0.
三维植被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坡面防护材料 ,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和推广价值。本文详细介绍其特点、优点以及施工工艺。并给出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