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0篇 |
综合类 | 8篇 |
水路运输 | 22篇 |
铁路运输 | 3篇 |
综合运输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CFC复频电导法与TEM瞬变电磁法是我国目前较为先进的隧道超前探水技术。以CFC与TEM在我国某铁路隧道中的应用为例,简述CFC与TEM的方法原理,并结合开挖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试验对比表明,CFC探水技术抗干扰能力更强,探水预报结果更为准确,特别是在电磁环境复杂的隧道。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需对沥青路面进行损坏监测和公路交通智能化管理,该文以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为导电相材料,采用SMA-16非连续密级配,制备了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采用马歇尔试验法对掺混复合纤维前后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纤维分散均匀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和饱和度均有增大趋势;掺混导电纤维的沥青混凝土电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复合导电纤维沥青混合料电导率提高了5~6个数量级,渗流阈值为0.2%;综合分析拌和过程中纤维的分散性、力学性能和电性能,最终确定了复合导电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2%~0.4%. 相似文献
4.
5.
微处理器电导率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一种智能型电导率仪的软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该仪器可以测量溶液电导率,同时测量溶液温度,并实现温度补偿、量程自动转换,具有运算精度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最后给出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文中合成了一种离子型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马来酸锂(Poly(MMA-co-maleic lithium)),并将其与聚环氧乙烷( PEO)共混,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应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表明,PEO链段的结晶度由于离子型聚合物的共混以及液体电解质的增塑作用得到了有效抑制,有利于增加体系的无定形区,促进锂离子在体系中的传递.电化学测试表明:该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10-3 S/cm数量级,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4.5 V,这些性能都表明其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交流阻抗法测定受Fe3+,Mg2+,Ca2+污染后的膜组件电导率变化情况,对比研究了两侧化学镀铂Nafion膜对这3种离子的抗干扰能力。研究发现,受Mg2+污染后的膜组件电导率下降最大,Fe3+,Ca2+次之。研究认为:Fe3+,Ca2+的影响主要由于这2种离子在Nafion膜内的低电迁移率所致,膜内阻塞效应较强;Mg2+较Fe3+,Ca2+在膜内的电迁移率较大,膜内阻塞效应只少部分降低膜组件电导率大小,更大影响来自于污染电解过程中膜与镀铂层间氧化物的形成。结果表明,各离子与Nafion的亲和力顺序为:Mg2+相似文献
8.
向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47-51
为了改善SmAl O3体系的导电性能,提高其离子电导率,在固相反应条件下,用Ca对SmAl O3中的A位进行了部分替代,成功合成了具有四方钙钛矿结构的固体电解质Sm0.8Ca0.2Al O3-δ。以该材料作为电解质隔膜,Pt作电极组成了氢-空气燃料电池,并测定了该燃料电池在800℃~1000℃范围内的电动势。氧离子迁移数通过实测电动势与利用Nernst方程导出的理论电动势的比值来确定,在测量温度范围内氧离子迁移数都大于0.96,样品以离子导电为主。阻抗谱测量结果表明:Ca的掺杂大大提高了样品的电导率,Sm0.8Ca0.2Al O3-δ在800℃时电导率为0.035 S/cm,与钇稳定的二氧化锆(YSZ)的电导率相当。Ca掺杂的SmAl O3是一种性能较为优良的固体电解质。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SBS改性沥青配制沥青混合料"SMA-13-普通",同时分别掺入矿料质量5%的进口Verglimit及国产常州履信缓释型防冰雪材料(简称"履信"),配制得到"SMA-13-Verglimit"及"SMA-13-履信";通过破冰试验、盐分溶析电导率试验,及自创的撕裂试验和不同层位电导率试验,对比分析了"SMA-13-Verglimit"及"SMA-13-履信"的短期融冰、长期防冰效果及深层位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SMA-13-履信"的动稳定度DS、残留稳定度MS0、劈裂强度比TSR和低温破坏应变ε均满足技术要求;-5、-10℃条件下,冰层与"SMA-13-履信"的结合面有明显水膜产生,黏结力降低60%;"SMA-13-履信"的防冰雪有效天数较"SMA-13-Verglimit"提高25%;路面深度3~4cm深层位处,"履信""Verglimit"均能持续从内部迁移到路表面。研究表明:"SMA-13-履信"不仅具有良好的综合路用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防冰雪性能;"SMA-13-履信"的使用寿命比"SMA-13-Verglimit"长,但短期融冰效果不及"SMA-13-Verglimi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