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2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可靠、便捷的监控隧道拼装式衬砌背后回填材料质量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已经成功地被开发,经过隧道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并在Hallandsas工程中获得应用,被瑞典交通部认为是技术开发的突破,符合获奖条件。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是俄罗斯工业部门生产的一种检测仪。文内介绍了俄罗斯十月铁路局圣彼得堡 -莫斯科编组站机务段在计划修中使用这种内窥镜对机车柴油机和辅助设备进行检测的经验和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的隧道火灾监测报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型隧道专用火灾监测报警系统,它主要由线型差温火灾探测器和计算机构成,能实现实时温度监测和非破坏性报警。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一系列室内小梁弯曲试验,评价了聚酯玻纤布复合沥青混合料的弯曲性能。认为面层基层之间加入聚酯玻纤布后会降低层间粘结强度,但仍然满足抵抗层间剪应力的要求;加入织物后沥青混凝土小梁的弯拉强度有所下降,但是可以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混合料级配对于土工织物的加筋效果并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实际桥梁梁体的破坏试验为基础,通过对梁体加固前后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钢-混凝土加固梁体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钢-混凝土加固梁体技术的效果评价,对桥梁加固方法的选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滕斌  陈浩 《公路工程》2015,(2):309-313
研究量测沥青混凝土介电常数并探讨影响沥青混凝土介电性质的因素。结果显示孔隙率每增加1%,沥青混凝土试件介电常数值降低0.07。在相同孔隙率范围,沥青含量增加,介电常数降低。若水存在于沥青混凝土孔隙中,受水分子极化机制影响,介电常数随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加。在密度预测模型方面,以介电混合理论模型为基础,由沥青混凝土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率计算介电常数值,并与沥青混凝土整体介电常数实验量测值比较。最后利用沥青混凝土试件介电常数、孔隙率及沥青含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密度预测模型,密度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关性R2为0.94,此模型将有助于发展非破坏性沥青混凝土密度检测。  相似文献   
7.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中的钢筋腐蚀是导致构筑物使用寿命降低的关键因素,能够尽早发现并处置是人们所期盼的。但是,在现场以目视能做出判断的腐蚀处所往往是腐蚀已发展到相当程度。实际上,即使当腐蚀处所周围的混凝土表面尚未出现锈蚀、剥离等腐蚀状况时,有的部分腐蚀已在进展之中。假如不进行混凝土的较大面积破坏性检查、确认并进行补修,则在短时间内因腐蚀产生的变形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 Structural evaluation of pavements provides awealth of information that concerns the expected be-havior of pavements[1]. Different asphalt pavementdesig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re described inRefs.[2-9]. Refs.[2-5,9,10] use two design meth-o…  相似文献   
9.
《车主之友》:经过了有些疯狂的2009年,您对2010年有何展望么?王俊:2009年有如此出色的销量是一件偶然事件,市场增长范围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展望2010年,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国内经济保持一致会以较快速度增长。而且2010年增长预期与国内GDP相关,大约是GDP的1.5倍,如果过快增长的话对整个车企很有破坏性的影响的。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增长大概是在12%~20%之间。  相似文献   
10.
商轩 《时代汽车》2008,(11):80-80
下半年是汽车销售旺季.众多车型的上市和促销勾起了消费者的买车欲望。第一次购车的用户大都不专业.只凭感觉缺少理性.注重价格看表面,很难判断一款车的内在品质.至于购买后是否结实耐用.更无从得知。那么.如何证实一款车的内在品质是否结实过硬.汽车专家做出了答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