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4年5月9日,哈雷戴维森中国第六届全国车主骑行活动在鸭绿江畔的丹东市隆重举行。本届骑行以“千里走丹骑”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近干名哈雷戴维森车主及爱好者们齐聚丹东,活动的参与人数和摩托车参与量都创下哈雷戴维森中国全国骑行活动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取从已知推测未知的方法,也就是根据已收集到的历史交通情况资料及补充调查的数据,预测鸭绿江公路大桥未来交通量发展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4.
5.
6.
介绍了鸭绿江大桥悬索桥设计,并以有限位移理论为基础,通过迭代算法计算悬索桥主缆的初始平衡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桥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成桥状态下的结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7.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猖狂北进,把战火烧到我国的鸭绿江边.9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共同打击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鸭绿江河口实测水文泥沙资料的基础上,采用MIKE21 FM模块建立了基于多重嵌套网格模式的河口潮流场和泥沙场数学模型,模型范围为上游丹东市的江桥至河口江海分界线以外6~7 m等深线附近,并对2个潮位站、15个流速流向和含沙量测站进行了验证,对现状条件下的河口水域流场和泥沙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落潮流速一般大于涨潮,沿程变化上浪头港以下2 km附近及斗流浦航槽内平均流速较大,至河口段水面逐渐放宽,致使落潮水流流速有减小趋势;含沙量沿程呈递增趋势,最大含沙量出现在各分汊水道的上口,即斗流浦水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在建鸭绿江公路大桥桥墩及施工栈桥等对航道条件的影响,建立了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桥区河段水动力条件和河床冲淤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桥施工期桥区河段出现的剧烈变形主要由河床自然演变造成,淤积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冲刷量大、河床自动恢复平衡的结果。施工栈桥和桥墩也对淤积产生一定贡献,拆除后河床会产生一定的冲刷和恢复调整。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年实测地形资料,同时结合上游来水来沙情况,对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建设期桥区河段河床出现较大幅度冲淤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0年3月—2010年9月,径流来流量较大,河段总体冲刷明显,河床呈现明显的右侧凸岸边滩冲刷,左侧凹岸深槽淤积的特点,大桥施工期淤积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冲刷量大、河床自动恢复平衡的结果。施工期内施工栈桥、运输栈桥等设施密集桩群对2010年大水后的回淤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