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00篇
  免费   1334篇
公路运输   7867篇
综合类   7206篇
水路运输   6777篇
铁路运输   6406篇
综合运输   878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541篇
  2021年   947篇
  2020年   887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573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894篇
  2014年   2002篇
  2013年   1306篇
  2012年   2441篇
  2011年   2471篇
  2010年   1854篇
  2009年   1848篇
  2008年   1765篇
  2007年   2475篇
  2006年   2222篇
  2005年   1428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636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autonomous vehicle (AV) will affect not only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ut also future patterns of land development. Integrated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models will be critical tools in assessing the path forward with this technology. Key questions with respect to land use impacts of AVs arise from potential changes in sensitivity to travel and reduced demand for parking. It is an open question whether AVs will induce urban sprawl, or whether spatial 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 will mitigate any reductions in travel time sensitivity. The deployment of shared fleets of AVs would likely reduce parking demand, producing yet to be explored impacts on property development within existing urban footprints. We perform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currently operational models and their ability to represent the adoption of AVs. We identify the representation of time in such models as a vital component requiring additional development to model this new technology. Existing model applications have focused on the discrete addition of new infrastructure or policy at a fixed point in time, whereas AV adoption will occur incrementally through time. Stated adaptation surveys are recommended as tools to quantify preferences and develop relevant model inputs. It is argued that existing models that assume comparatively static equilibrium have been convenient in the past, but are insufficient to model technology adoption. In contrast, dynamic model frameworks lack sufficient structure to maintain reasonability under large perturbations from base conditions. The ongoing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has allowed models to move away from being mechanistic aggregate tools, towards behaviourally rich depictions of individual persons and firms. However, much work remains to move from projections of existing conditions into the future,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economy as it evolves through time in response to new technologies and exogenous stresses. Principles from complex and evolutionary systems theory will be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ls with the capacity to consider such dynamics.  相似文献   
2.
深水救生潜器对接系统液压绞车是载人潜器上不可缺少的救生设备之一。其机械系统要求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低转速、大扭矩的工作特性;控制系统要求收放绳能自动检测、显示,极限绳长时能自动控停、报警,且有掉电保护等功能。本文主要从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两个方面介绍该液压绞车的基本原理、结构、误差处理方法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3.
SS5型电力机车设有两套控制系统,一套为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用于牵引、制动、防空转、功率因数补偿等控制,另一套为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全控桥和半控桥的脉冲移相,以调节电机电压。作者叙述了电子控制柜的主要结构特点,并通过对系统框图的介绍,阐明了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其中特性控制技术、顺控技术、再生制动控制技术、防空转技术等都是首次在国产机车上采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Windows平台图形界面的易操作,使得在各行各业得到迅速的普及。这在工业控制领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以队列形式工作的,使得在Windows下实现实时控制成为了难题。利用多媒体时钟可以很好地实现Windows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用于磁悬浮列车的直线感应电动机实验台,介绍了一套对直线感应电动机实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对实验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显示、控制、存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计算机网络的组建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阐明了企业计算机网络建设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地铁车辆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对轨道交通企业中建设网络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由活套形式构成的协高运行控制系统中因产品伸长和收线或放线半径变化对系统偏差调节过程的影响。论述了系统待定参数的合理值,并设计出能适应无法在是取半径收排系统电动机转速环与活套之间的配合电路。  相似文献   
8.
着重介绍《MARPOL 73/78》附则VI的起源和发达国家船舶柴油机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控制技术发展状况,随着《MARPOL 73/78》附则VI的正式实施和今后国际海事组织(IMO)对《MARPOL 73/78》附则VI的进一步修订,船舶柴油机NOx的排放控制及其相关技术会受到包括轮机管理在内的相关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水喷淋系统是海上平台上非常重要的安全保护系统之一,喷头的选型是水喷淋系统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此结合海上平台的特点,从理论和海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供了海上平台水喷淋头喷头选型的方法,可供同行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从行业管理角度出发。采用和谐理念.分析当前出租车客运系统的“负效应”。探讨其表现形式和成因。通过对目前出租车客运系统和谐状态的判断。指出相关的和谐要点和简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